[发明专利]用于测试转向架构架承载能力的加载装置及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4380.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晖东;李志永;张佳宇;李超;王铁成;霍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小波;黄健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转向架 构架 承载 能力 加载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用于测试转向架构架承载能力的加载装置及测试系统,包括:用于向待测试转向架构架施加外力的加载件、用于将外力传递给转向架构架的连接件、用于对外力的施加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一球铰件;加载件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球铰件与连接件相连;连接件与转向架构架连接,以使加载件施加的外力经过第一球铰件的角度调整后作用到转向架构架上。通过球铰件连接加载件和连接件,使得加载件产生的力能够沿着球铰件和连接件连线的方向传播,同时释放其他方向的力,从而锁定加载件产生的力的传播方向,能够避免转向架构架由于受到其他方向的力,造成不必要损伤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检测技术,尤其涉及测试转向架构架承载能力的加载装置及测试系统,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于支撑车体,保证车辆正常运行,转向架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车辆的在运行过程中的舒适度、稳定性、动力性能和行车安全。转向架包括构架。如图1所示,构架1包括侧梁101,横梁102和纵梁103,两根侧梁101和两根横梁102焊接成的“H”形结构,其中,侧梁101在中部高度降低,用于安装空气弹簧,侧梁101还用于焊接一、二系弹簧座、减振器座、抗侧滚座和转臂定位座,横梁102主要由两根无缝钢管组成,用于焊接电机、齿轮箱、基础制动装置等的安装座,纵梁103位于横梁102的侧面,用于支撑横梁102。架构1主要承受和传递垂向力、纵向力、和横向力,其中,垂向力主要是由机车自身的重力和机车运行时的垂向震动引起的力,纵向力主要由机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产生,横向力主要是车辆沿曲线运行时产生的离心力和横向震动引起的附加力。
由于转向架对于车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转向架构架是主要的承载结构,因此需要检测转向架构架的承载能力。目前的测试方式为,测试人员将作动器与构架连接,使作动器产生的力直接作用在构架上,对构架进行测试。但是,这种测试方式对构架施力的位置、方向及大小均不易控制,进而导致转向架构架试验效率低且试验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有用于测试转向架构架承载能力的加载装置及测试系统,通过球铰件连接加载件和连接件,使得加载件产生的力能够沿着球铰件和连接件连线的方向传播,同时释放其他方向的力,从而锁定加载件产生的力的传播方向,能够避免转向架构架由于受到其他方向的力,造成不必要损伤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转向架构架承载能力的加载装置,包括:用于向待测试转向架构架施加外力的加载件、用于将所述外力传递给所述转向架构架的连接件、用于对所述外力的施加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一球铰件;
所述加载件的第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球铰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所述连接件与转向架构架连接,以使所述加载件施加的外力经过所述第一球铰件的角度调整后作用到所述转向架构架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转向架构架第一方向承载能力的加载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转向架构架承载能力的加载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加载装置的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转向架构架的两个侧梁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加载件向所述侧梁施加平行于所述转向架构架的横梁的外力。。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转向架构架第二方向承载能力的加载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转向架构架承载能力的加载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至少一个连接杆、第一传力件、第二传力件;
所述第一球铰件与所述第三板部连接,所述第三板部、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通过所述连接杆顺次连接;
所述第一传力件与所述第一板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力件与所述第二板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力件、所述第二传力件分别与所述转向架构架的两个不同位置连接,以使所述加载件向所述转向架构架的两个不同位置施加平行于所述转向架构架的横梁的外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4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