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轴位置的获取方法、装置和伺服驱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3592.2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龙世鹏;覃海涛;吴立;田天胜;李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雷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2K1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郭新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桃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轴 位置 获取 方法 装置 伺服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伺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轴位置的获取方法、装置和伺服驱动器。
背景技术
伺服驱动器通常采用查询捕获信号的方式来捕获电机轴位置;而现有的伺服驱动器,通常存在10~100微秒的时间漂移,有的甚至达到1毫秒左右;在伺服电机高速运行时(例如3000r/min),同时编码器的分辨率又较高,较大的时间延时会导致电机轴位置很不准确,进而难以实现电机的精准控制。
针对上述现有的伺服驱动器获取的电机轴位置精确度较差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轴位置的获取方法、装置和伺服驱动器,以提高伺服驱动器获取的电机轴位置精确度,进而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轴位置的获取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伺服驱动器的MCU,MCU分别与外部的传感器和伺服电机连接;该方法包括:在每个PWM中断周期内的固定位置,读取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位置、电机速度和读取时刻;当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触发信号时,记录接收到触发信号的触发时刻;根据触发时刻与读取时刻的差值、以及电机速度,调整电机轴位置,获取触发时刻对应的电机轴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当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触发信号时,记录接收到触发信号的触发时刻的步骤,包括:当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触发信号时,触发生成eCAP中断;记录eCAP中断的触发时刻T。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根据触发时刻与读取时刻的差值、以及电机速度,调整电机轴位置,获取触发时刻对应的电机轴位置的步骤,包括:在eCAP中断中,获取最近一次PWM中断周期内读取的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位置P0、电机速度V和读取时刻T0;计算触发时刻对应的电机轴位置P=P0+(T-T0)×V×PPR;其中,PPR为伺服电机的编码器的分辨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传感器通过伺服驱动器中的高速光耦连接至MCU;计算T1=T0-(t1+t2);触发时刻对应的电机轴位置P=P0+(T-T1)×V×PPR=P0+(T-T0+t1+t2)×V×PPR;其中,t1为触发信号从高速光耦传输至MCU的时间;t2为触发信号从传感器传输至高速光耦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当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触发信号时,记录接收到触发信号的触发时刻的步骤,包括:当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触发信号时,触发生成eCAP事件;记录触发生成eCAP事件的触发时刻T。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根据触发时刻与读取时刻的差值、以及电机速度,调整电机轴位置,获取触发时刻对应的电机轴位置的步骤,包括:在PWM中断中,实时读取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位置P0、电机速度V和读取时刻T0;计算触发时刻对应的电机轴位置P=P0-(T0-T)×V×PPR;其中,PPR为伺服电机的编码器的分辨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传感器通过伺服驱动器中的高速光耦连接至MCU;计算T1=T0+(t1+t2);触发时刻对应的电机轴位置P=P0-(T1-T)×V×PPR=P0-(T0-T+t1+t2)×V×PPR;其中,t1为触发信号从高速光耦传输至MCU的时间;t2为触发信号从传感器传输至高速光耦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雷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雷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3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信号复用电路及模拟信号采集电路
- 下一篇:收放线控制装置及收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