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2218.0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1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韩站伟;杨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44369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云;杨昕昕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数据 采集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并能舍弃错误风向时无效数据、舍弃异常波动数据以及和还原降雨中溶解性成分的准确数据,消除了风向和降雨对数据采集的不利影响,保证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保证了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预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产、生活的掌控意愿的增强,配备有各种传感器用以采集各种数据的数据采集站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用于监测户外环境、监测化工生产、检测矿产采集的数据采集站等,利用数据采集站采集到的各项数据,人们可以对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随着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环保政策的力度日益增大,一些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生产企业受到越来越严密的监控。在一些污染型企业附近,环保部门一般会设置户外数据采集站,对这些企业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
但是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起风和降雨的情况,起风时若风将被监测对象周围的空气吹向远离数据采集终端的方向,则数据采集终端将无法采集到准确的数据,另外,在降雨时,空气中的一些可溶于水的成分的含量也会降低,所以在雨中采集数据也存在数据不准确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环境监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消除风向和降雨对数据采集的影响,保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被监测对象周围设置数据采集终端,确定数据采集终端可以有效采集数据的风向范围;
S2.利用数据采集终端对所在地环境中的受监测项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得环境监测数据,在采集环境监测数据的过程中,对采集终端所在地的风向和降雨量进行检测,以获得对应于各个数据采集时间段内的风向和降雨量数据;
S3.对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和还原处理,将位于设定风向范围外的时间段内的环境监测数据舍弃,将各个等级降雨量所对应的时间段内的环境检测数据中的受降雨影响的各个监测项的监测数据与其各自的雨量影响因子进行运算,从而还原出降雨过程中的各个时间段内的环境监测的可用数据,将舍弃后的剩余数据以及可用数据作为环境监测的有效数据;
S4.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被监测对象周围的环境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对数据的采集是不定时随机采集的。
作为优选方案:在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筛选的步骤中还包括对异常波动数据的舍弃,其通过将采集到的某一监测项数据与该检测项的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以得出其波动幅度,再结合该监测项大幅波动的持续时长判断该检测项是否为异常波动,将判断为异常波动的数据舍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雨量影响因子为随温度变化自动修正的参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雨量影响因子的修正参数是根据环境监测项的浓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得出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数据采集终端,其包括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GPS模块,其设置在被监测对象周围,用于对环境中的被监测项进行数据采集以及风向、雨量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智能数据分析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