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NA乱序编码和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和解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7826.2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安;李耀清;张沛昌;赵宇;代广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9/00 | 分类号: | G06T9/00;G06N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王文伶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na 编码 混沌 映射 图像 加密 解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加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NA乱序编码和混沌映射的 图像加密和解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普及,更多的人们开始使用互 联网传输各种数据,图像作为良好的信息载体,有着数据量大、冗余度高 的特点,并且人类对图像信息表现出高效的感知能力,大量的数字图像通 过互联网进行传输,但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传输的数据很容易被截取、 捕获。图像加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1963年美国著名气象学家Lorenz,无意间发现混沌现象后,对混沌 现象的研究就没有停息,相继出现了混沌同步、混沌控制等领域的研究成 果。同时混沌系统具有的遍历性、伪随机性、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 长期不可预测等特点都非常适合应用于密码系统中。许多研究人员将不同 领域的知识引入密码学中,以期设计出更好的加密系统。使用生物DNA序 列并行计算的特点对图像编码、运算,并结合混沌理论对图像进行加密是 一种新的加密方法。但由于一些算法的结构缺陷,例如:单一的DNA编码 方式、一味的提高混沌系统的维数及复杂度而不去改善加密结构等。一些 基于DNA编码及混沌的加密算法陆续被指出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且 混沌系统主要贡献于加密系统的是其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如果没有良好的 算法结构去抵抗密码攻击,攻击者很可能直接破解出该随机序列,而不用 关心混沌系统是否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DNA乱序编码和混沌映射的图 像加密和解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DNA乱序编码和混沌映射的图 像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设置混沌系统的密钥:读取原图像大小m*n,密钥u0、x0、u1、x1, 并计算明文图像的信息熵h0;
S102.所述混沌系统根据密钥产生加密矩阵:生成两个一维Logistic映 射,彼此进行按位抽取,生成的四个随机加密矩阵:Zb1{i,j}m*8n、Zb2{i,j}m*8n、 Z3{i,j}m*8n以及Z4{i,j}m*8n,并对Zb1{i,j}m*8n和Zb2{i,j}m*8n分别进行随机加密以进行 DNA标准编码,得到对应的DNA矩阵Zdna_1{i,j}m*4n、Zdna_2{i,j}m*4n;
S103.DNA编码:将明文图像A{i,j}m*n二进制化后,按第一预设方式进 行DNA编码得到Adna{i,j}m*4n;
S104.DNA乱序编码:将Adna{i,j}m*4n按第二预设方式以及Zdna_1{i,j}m*4n进 行DNA乱序编码得到Bdna{i,j}m*4n;
S105.DNA加法:将Bdna{i,j}m*4n按第三预设方式与Zdna_2{i,j}m*4n进行DNA 加法得到Cdna{i,j}m*4n;
S106.DNA解码:将Cdna{i,j}m*4n按第一预设方式的编码方式,进行DNA 解码,得到二进制矩阵Kb{i,j}m*8n;
S107.二维混沌置乱:依据Z3{i,j}m*8n和Z4{i,j}m*8n两个随机加密矩阵进行行 列互换,置乱Kb{i,j}m*8n,得到K'b{i,j}m*8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7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扫描二维码加载三维模型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底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