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分段可调电阻及可调制动电阻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5237.0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宣伟民;彭建飞;李华俊;徐丽荣;王海兵;石迎天;赵世运;李明辉;刘传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16 | 分类号: | H01C10/1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可调电阻 分段 制动电阻 电阻本体 电阻输出 绝缘件 不锈钢 调制 电气技术领域 大容量电机 不锈钢带 充分接触 电能转换 电阻输入 短接铜排 首尾焊接 吸收能量 耐高压 搭接 短接 降速 首端 水中 铜排 尾端 吸收 | ||
本发明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分段可调电阻及可调制动电阻,可调电阻包括由若干分电阻首尾焊接成的电阻本体和U形绝缘件,一侧的分电阻的首端和另一侧分电阻的尾端分别形成电阻输入端和电阻输出端,短接铜排设于电阻本体上,U形绝缘件固定设于分电阻的不锈钢带之间,通过铜排短接不同的搭接方式,就能实现电阻输出不同的阻值;该分段可调电阻放于水中形成制动电阻,其电阻与水共同确定制动电阻的阻值,分段可调电阻与水充分接触,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吸收大量因电能转换的热量,从而确保分段可调电阻在电流密度很大时的安全性,实现大功率大容量电机快速降速,形成的制动电阻功率大、电流大、耐高压、吸收能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电机降速过程中电机外接的分段可调电阻以及由其组成的制动电阻。
背景技术
制动电阻目前主要应在在铁路机车动态制动和在变频器控制电机减速和制动的电路中。制动电阻应用的基本原理都是:正在旋转的电机励磁后产生输出电压,电机通过外接制动电阻或变流器与制动电阻组合形成回路,产生电流,在电机降速过程中电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以热能的形式消耗在制动电阻上。
制动电阻按材料分类一般属于大功率绕线式电阻,目前具体应用多采用波纹电阻,它通常在圆柱形的瓷管上固定了两个引出端子,陶瓷管表面上缠绕了扁带波浪形状的合金电阻丝,并在其表面涂覆一层具有阻燃,耐高温特性的涂层,陶瓷管作为电阻丝骨架的同时,又具有散热器的功效。
随着越来越多大功率大容量电机及其控制变频器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供电设备安全,需要通过制动电阻实现电机降速调节,把供电设备的内部能量转移到外接电阻上进行消耗,来保证供电设备安全,为了达到快速释能的目的,需要外接电阻具备特大功率(≥100MVA)、大电流(≥5000A)、耐高压和吸收高能量等特点。然而,目前市场上同时具有特大功率、大电流、耐高压和吸收高能量特点的制动电阻产品还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分段可调电阻及可调制动电阻,能够实现大功率大容量电机快速降速,电流密度大和不易变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不锈钢分段可调电阻,包括由若干段分电阻首尾通过短接不锈钢带焊接连成的电阻本体,以及安装在电阻本体的分电阻之间的U形绝缘件,一侧的分电阻的首端和另一侧分电阻的尾端分别形成电阻输入端和电阻输出端,还包括设于电阻本体上的短接铜排,所述的U形绝缘件的截面为U形,其固定设于分电阻的不锈钢带之间,U形绝缘件长度方向与分电阻所在平面垂直。
所述的分电阻上焊接耳板,在耳板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内安装螺栓从而固定U形绝缘件。
所述的分电阻采用矩形截面为50*10mm不锈钢带,经过冷折弯,焊接加工而成。
所述的U形绝缘件材料为乙烯基改性环氧增强模料。
所述的每个分电阻的上端弯折弧度选为R25mm~R50mm,分电阻之间的间距为40mm~500mm,不锈钢带的宽度为40mm~500mm。
所述的U形绝缘件在电阻本体上分两层安装,即上层的U形绝缘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下层的U形绝缘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上层和下层的U形绝缘件相互交错。
所述的短接铜排的安装方式为,将于输入端所在的分电阻的首尾端连接和/ 或将输出端与输出端所在分电阻相邻的分电阻的端部连接。
一种不锈钢分段制动电阻,它包括绝缘箱体和设于绝缘箱体内的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分段可调电阻,绝缘箱体内放置一定高度的水,水能没过分段可调电阻,水面到分段可调电阻顶部为150~200mm,所述的绝缘箱体前面设有溢流管,底部设有放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5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