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冷式烧烤炉的膜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4351.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3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荣斌 |
主分类号: | A47J37/07 | 分类号: | A47J37/0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冷式 烧烤 膜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烧烤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快冷式烧烤炉的膜片。
背景技术
烧烤,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是以燃料加热和干燥空气,并把食物放置于热干空气中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物烹调至可食用。现代社会,由于有多种用火方式,烧烤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发展出各式烧烤炉、烧烤架、烧烤盆等。
由于将肉类烘烤时会产生烟雾,常见的烧烤都是在户外进行。但不少餐厅也发展出室内烧烤的用餐型式,称之为烧肉店也叫烤肉店,也就是在室内每人座位前有建在桌子当中的烧烤架或烤盘,放上木炭或用气灶和电烤炉,架上网架或栏架、烤盘或烤炉让消费者自行将生肉或者生的食物烤熟的方式。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烧烤方式,烤盘、铁板、铁网、长条形炉架,多数都是炭火,地域不同用的碳也是不一样的,带来的烟雾浓度也不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野外烧烤人数较多时,往往需要多个烤炉形成烧烤系统,而这些烧烤炉之间各个升温降温速率不同,在烧烤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洗时炉子往往热得发烫,无法收纳。经常通过泼水或者自然冷却让其高温退去后,再次才可以将其收纳和整理。上述步骤往往复杂且时间花费较长,不利于提升烧烤的操作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在于,针对上诉问题,提供一种快冷式烧烤炉的膜片,独特设置的冷空气容置腔可以在烧烤完成后便于冷空气进入,增大了本发明与冷空气接触面积,降低基体的热量,达到迅速冷却效果。并且结构简单、连接紧凑、适宜推广。并且结构简单、连接紧凑、适宜推广。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
一种快冷式烧烤炉的膜片,它包括圆筒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中部设置有环带状的方向沿本体中心向外的弓形鼓包,所述弓形鼓包表面设置有若干贯通的冷却孔,所述冷却孔外部开口铰接有遮盖,所述遮盖能相对冷却孔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以打开和闭合所述冷却孔;所述本体上端与弓形鼓包圆滑转接,所述转接处的弧面上设置有若干沿本体中心圆周均布并贯通本体的排气孔。
由于上述设置,该发明在烧烤完成后,冷空气自冷却孔进入弓形鼓包,弓形鼓包增大了基体与冷空气接触面积,有效降低基体的热量,达到迅速冷却效果;设置的排气孔在烧烤过程中可以缓解高温气体在炉体内因弓形鼓包和本体连接处的聚集和流动,将其引出至本产品外部。通常的,将排气孔的尺寸均设置小于所述冷却孔的尺寸,以达到在需要点火烧烤时的热效率损失较小;而在需要对膜片进行冷却时,将遮盖打开冷却孔,这时冷却孔与排气孔共同作用,迅速冷却,进一步的提升冷却速率和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下端外壁的球状凸起,所述球状凸起相对本体中心圆周均布。
由于上述设置,所述的球状凸起减小在该膜片组成炉体后,炉体在高温烧烤下膜片应自身重力和应力释放等因素造成的膜片间隙崩塌进一步造成冷却交换腔变形的影响。该球形凸起能够较好的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在长时间使用该烧烤架后冷却交换腔依然能够正常工作,不至于速冷效果减退。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设置在排气孔上端并贯穿本体外壁的扩散缺口,所述扩散缺口呈半圆形并沿本体中心圆周均布设置;所述扩散缺口数量与排气孔数量一致,所述扩散缺口的对称中心线与排气孔的回转轴线在本体截面的水平投影方向一一对应重合。
由于上述设置,扩散缺口便于膜片组件装配连接的定位,在组件装配连接时通过扩散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钳工划线或者焊装控制等工艺进行较好的控制,相比与现有的工人目视对端排气孔与冷却孔的手段更加精确,保证了整体在成品炉体组装后冷却孔开孔方位一致,整体冷却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缺口内设置有扩散槽,所述扩散槽设置在半圆形扩散缺口的底部并连通至对应的排气孔;所述扩散槽的尺寸不大于所述排气孔尺寸的85%。
本产品互相组合形成快冷式烧烤炉时必不可少的步骤在于进行膜片之间的互相连接,当前工艺采用电阻点焊和铆接方式进行加工,而在电阻电焊之间的轴向滑移量影响本产品的组装效果;由于上述设置,扩散槽连通排气孔在组合焊接时具有释放焊接应力和吸收点焊轴向滑移量的技术效果,可以大大降低本发明的焊接变形以及排气孔处的应力堆积,提升使用寿命和耐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为12个,所述排气孔相对扩散槽中心轴线和本体上端表面尺寸的位置度偏差不大于0.5。
由于上述设置,严格控制排气孔与扩散槽相对位置变化,使用较高的位置度要求,使得整体零件不易发生扭曲。便于本产品在组件装配连接过程中的应力释放方向可控和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荣斌,未经张荣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4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