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燥物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3441.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戴小枫;高杰;杨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6B3/347 | 分类号: | F26B3/347;F26B11/04;F26B25/00;F26B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耿超;王浩然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 物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物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待干燥的物料冷冻至0℃以下,使得待干燥的物料中的至少部分水结冰,得到冷冻后的物料;(2)将冷冻后的物料置于第一脱水条件下进行第一脱水,得到第一脱水后的物料;所述第一脱水条件包括:使用微波加热将所述冷冻后的物料经历多个加热循环后从为T0的起始温度升温至为T的终末温度;所述加热循环包括依次进行的升温段和降温段,所述升温段的温度梯度大于所述降温段的温度梯度。通过本发明的干燥方法能够使物料的营养成分、香气更加好地被保留在干燥后的产品中,干燥速度有效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燥食品物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新鲜的果蔬类原料采后存在保鲜期,如果贮藏保鲜手段不当,容易导致果蔬类原料腐败变质,造成巨大浪费。据统计,每年我国生产的蔬菜有20-25%因贮藏加工技术手段不当而损失,15-20%的原料水果因贮藏加工技术手段不当而损失。其他肉制品、水产品、食用菌等食品原料也存在上述问题。食品进行干制脱水是农产品加工贮藏技术领域常规的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农产品损失。目前食品干制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晒制、阴干等自然干燥方法、热风和热泵干燥方法、微波干燥、冻干、油炸干制等方法。然而,现有技术采用的干燥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微波干燥产品,脆度较差,产品外观保持性较差,且产品品质极为不稳定,例如果蔬片经微波干燥后会褶皱、变形、褐变、干燥不均匀。冷冻干燥是一种能够保持产品外形和活性成分常规的干燥方式,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高,主要应用在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干燥脱水,对于大宗生产的食品干制品,冷冻干燥成本很高,成本收益较差。并且,冷冻干燥的食品脆度虽然好,但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通过冷冻干燥虽然能部分保持食品活性成分,但设备能耗大,并且食品香味随着长时间的冷冻干燥而损失;并且,冷冻干燥时间长,通常根据产品和冷冻干燥设备的特点,冷冻干燥通常需要20h以上。因此,对于冷冻干燥的食品干制品,消费者往往感觉食品组织空隙较大,口感发绵软、香味保持与新鲜原料相比也降低,冷冻干燥并不适合应用大宗食品原料的干燥脱水。食品物料干燥脱水的效果依赖于干燥温度的设定,不同的物料具有不同的干燥温度。而对于同一种物料,在整个干燥阶段不同的升温模式也对物料中水分蒸发扩散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直接会影响到干燥产品的最终品质。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问题之一是:开发一种食品物料在微波低压干燥设备中基于温度控制的干燥方法;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快速节能干燥物料的方法,解决常规干燥方法容易出现的产品脆度不高、外观形状保持差、产品细胞组织结构间隙过大、口感发棉、不致密;解决问题之三是:解决冷冻干燥食品时间长所容易导致的产品香味物质损失,以及冷冻干燥食品投资高的问题;解决问题之四是:解决食品微波密闭干燥中水分蒸发导致的微波放电问题,以及水分扩散不充分导致的干燥物料二次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物料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干燥方法能够使物料的营养成分、香气更加好地被保留在干燥后的产品中,干燥速度显著提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物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干燥的物料冷冻至0℃以下,使得待干燥的物料中的至少部分水结冰,得到冷冻后的物料;(2)将所述冷冻后的物料置于第一脱水条件下进行第一脱水,得到第一脱水后的物料;所述第一脱水条件包括:第一脱水压力为1Pa~90kPa,使用微波加热将所述冷冻后的物料经历多个加热循环后从为T0的起始温度升温至为T的终末温度;T0为选自-273℃至0℃之间的任意温度,T为选自10℃至99℃之间的任意温度;所述加热循环包括依次进行的升温段和降温段,所述升温段的温度梯度大于所述降温段的温度梯度;所述升温段的温度梯度是指所述升温段的终点温度减去所述升温段的起点温度所得的数值,所述降温段的温度梯度是指所述升温段的终点温度减去所述降温段的终点温度所得的数值。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3)将所述第一脱水后的物料在第二脱水条件下进行第二脱水,得到第二脱水后的物料;所述第二脱水条件包括:第二脱水的压力为1Pa~90kPa,温度为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3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