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2102.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6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闫稳玉;吴伟东;张薇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聚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3/373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迁移率 晶体管 | ||
1.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包括塑封料外壳(2)、蓝宝石衬底(1)、氮化镓缓冲层(3)、氮化镓(4)、氮化镓铝(5)、栅极(11)、源极(13)、漏极(6)、钝化层(12)、粘合剂A(7)、粘合剂B(9)、敷金陶瓷片(8)、封装引线框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引线框架(10)上固定有塑封料外壳(2);所述的内部自内向外依次分别为蓝宝石衬底(1)、氮化镓缓冲层(3)、氮化镓(4)、氮化镓铝(5)、钝化层(12)、粘合剂A(7)、敷金陶瓷片(8)、粘合剂B(9);所述的蓝宝石衬底(1)置于最内层,氮化镓缓冲层(3)填充与蓝宝石衬底(1)与氮化镓(4)之间,氮化镓(4)的另一侧为氮化镓铝(5),氮化镓(4)与氮化镓铝(5)四周固定有钝化层(12),栅极(11)、源极(13)、漏极(6)固定于钝化层(12)中,钝化层(12)与敷金陶瓷片(8)由粘合剂A(7)粘合固定于一体,敷金陶瓷片(8)与封装引线框架(10)之间填充粘合剂B(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金陶瓷片(8)为长方形薄片状,以陶瓷片为基底,其中两侧为电极区(14),中间为散热金属区(16),陶瓷片一般是氮化铝陶瓷;陶瓷片上下两面镀金属膜,两金属膜的图案按照GaN HEMT芯片(17)形状要求布置,金属经常使用铜(Cu)或金(Au)经过使用金属蒸镀或者溅射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金陶瓷片(8)金属膜GaN HEMT芯片(17)为反复回形,接线端(15)分别设置于陶瓷片的对角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aN HEMT芯片(17)与敷金陶瓷片(8)之间由粘合剂粘合,其中电极区(14)和散热金属区(16)使用不同的粘合剂,电极区(14)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粘合剂,散热金属区(16)使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粘合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金陶瓷片(8)与封装的引线框架(10)之间采用导热良好的粘合剂B(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金陶瓷片(8)可以使用铝基PCB板等其他绝缘导热材料代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蓝宝石衬底(1)组成为氧化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aN缓冲层(3)为数微米的氮化镓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化镓铝(5)其成分构成为AlXGa1-XN,氮化镓铝(5)与氮化镓(4)构成的异质结表面处氮化镓(4)一侧会形成二维电子气2DEG,为导电沟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极(11)为金属与半导体形成的肖特基接触,金属经常使用镍+金金属系统(Ni/Au);源极(Source)(13)和漏极(Drain)(6)为HEMT器件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源极(13)和漏极(6)都是金属与半导体形成的欧姆接触系统,为钛铝镍金金属系统(Ti/Al/Ni/Au)。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钝化层(12)为SiN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聚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聚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21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机器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