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量飞行载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7442.4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林瑤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瑤章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B64C2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装置 风扇管 轻量 载具 转向装置 飞行 高速飞行 飞行翼 飞行模式 固定装置 相对两侧 气流动 升力 送出 排气 | ||
一种轻量飞行载具,轻量飞行载具包含载装体、至少二个风扇管推进装置、二个转向装置、以及飞行翼,风扇管推进装置分别固定装置在载装体的相对两侧且具有足够的推力,转向装置连接于风扇管推进装置排气的气流动线上。转向装置能改变风扇管推进装置所送出气流的方向,以使轻量飞行载具能处于高速飞行模式。当飞行模式成为高速飞行模式后,飞行翼能提供升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载具,尤其涉及一种轻量飞行载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航太技术开始积极开发单人的垂直升降飞行器,而目前此种飞行器的飞行速度有限,不及一些地面上的交通工具,例如汽车或火车。因此,目前这种飞行器因为速度未能达到地面上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所以尽管上述飞行器现在已问世,但在现在社会生活中仍不具实用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飞行载具,其能处于高速飞行模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飞行载具,轻量飞行载具包含载装体、至少二个风扇管推进装置、二个转向装置、以及飞行翼。
风扇管推进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载装体的相对两侧,风扇管推进装置包含筒体以及至少一组扇叶。
筒体具有气流通道、进气开口、及排气开口,扇叶设置于气流通道中,用于产生气流,使气流自进气开口进入气流通道,并后续自排气开口送出,以产生移动动力。
各个转向装置连接于风扇管推进装置后方,并具有至少一方向板件。方向板件设置于排气开口的气流动线上,并用于改变排气开口所送出气流的方向,以使轻量飞行载具处于高速飞行模式。
飞行翼设置于载装体之背面,当轻量飞行载具处于高速飞行模式时,飞行翼用于提供升力。
其中,所述低速飞行模式,是载装体长轴方向与地心垂直线间的倾斜角小于45度范围时的巡航状态。所述高速飞行模式,是载装体长轴方向与海平面方向间的倾斜角小于45度范围时的巡航状态。
载装体具有收容舱体。收容舱体的形状是对应于人体的形状,载装体对应于人体头部的位置为可透明材质所构成。
进一步,风扇管推进装置包含第一组扇叶、第二组扇叶、以及加速传动装置,第一组扇叶通过加速传动装置与第二组扇叶连接,第一组扇叶具有第一转速,通过加速传动装置会使第二组扇叶具有第二转速,其中第二转速除以第一转速的比值大于等于1.2。
飞行翼进一步包含第一翼板、第二翼板、以及复数个连接件,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具有间距以分别构成飞行翼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该等连接件对应于所述的间距固定连接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
通过风扇管推进装置设计,可于低速飞行模式下随地起降,而配合转向装置与飞行翼的辅助设计,上述轻量飞行载具更可以切换成高速飞行模式,从而达到或超过地面上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轻量飞行载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轻量飞行载具两种飞行模式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轻量飞行载具底视之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风扇管推进装置的剖面图;以及
图5是图1中的轻量飞行载具正视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瑤章,未经林瑤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7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