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连续油管光纤技术测试水平井产出剖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1837.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林麟;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6;E21B4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闫加贺,姚亮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连续 油管 光纤 技术 测试 水平 产出 剖面 方法 | ||
1.一种利用连续油管光纤技术测试水平井产出剖面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连续油管与光纤选型:
根据水平井钻井基本数据、井身结构及穿行轨迹信息,限定适合目标水平井井底温度、压力条件下所用连续油管的尺寸,连续油管的长度及光纤的长度;
对所述适合目标水平井井底温度、压力条件下所用连续油管进行模拟,以确定模拟条件下连续油管的下入深度与自锁深度,再根据模拟结果确定所用连续油管的尺寸、长度、容积、重量及屈服强度;
优选地,所述模拟包括力学模拟、极限模拟及连续油管产出剖面测试模拟;
根据目标水平井钻遇储层的储层温度条件,确定光纤适用材质等级,并组合使用分布式温度传感光纤及分布式声波传感光纤;
(2)、连续油管穿光纤安装、测试作业:
进行连续油管穿光纤作业,并在地面进行光纤测试,以确保连续油管内光纤信号稳定连续可靠;
(3)、连续油管安装与试压作业:
将所用连续油管的防喷器组合与采气或采油井口连接,入井前需要对防喷器组合进行试压,合格后打备压入井,待进行光纤基准数据的调试和校正;
(4)、数据采集系统调试和校正:
将穿光纤的连续油管下入至水平井的目标垂直井段内,对水平井下分布式温度传感光纤和分布式声波传感光纤所反馈的垂直井段内的温度剖面、声波速度类信息数据进行接收、处理与分析,并找准目标水平井井筒内的光信号基线;
(5)、连续油管下入至目标位置:
向水平井段继续下入连续油管,同时检测光纤信号是否正常;若检测到光纤信号异常,须立即停止作业,找出异常原因恢复正常信号,直至达到目标位置;
(6)、确定测试方案及相关参数:
根据目标水平井自身井况条件和测试数据分析要求确定测试时间周期;同时,根据同一井口生产制度下,下入连续油管前后井口产出数据的差异程度,调整下入连续油管后的井口生产制度,以将下入连续油管后的井口产出状态调整至下入连续油管前的水平;
(7)、光纤产剖测试及数据采集:
进行水平井段光纤产剖测试,并采集所述分布式温度传感光纤和分布式声波传感光纤反馈至地面的所有光纤数据;
(8)、数据提取、划分、拟合、校正:
对步骤(7)采集到的所有光纤数据进行提取、划分、拟合及校正处理;
其中,所有光纤数据包括时间、地面流量、温度、流体声波、能量谱及事件;
(9)、数据处理、分析及解释:
对步骤(8)处理后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并获得目标水平井的产出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根据水平井钻井基本数据、井身结构、穿行轨迹信息限定适合目标水平井井底温度、压力条件下所用连续油管的尺寸,连续油管的长度及光纤的长度,包括:根据包括完钻井深、水平井段长度、下入深度,套管内径尺寸,轨迹穿行及井筒完整性情况在内的信息限定适合目标水平井井底温度、压力条件下所用连续油管的尺寸,连续油管的长度及光纤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油管的尺寸包括连续油管的内径、外径及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连续油管与光纤选型过程中,当所述水平井中已下入油管时,需要根据油管内径尺寸限定所用连续油管的尺寸,以保证连续油管过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水平井钻遇储层的储层温度条件,确定光纤适用材质等级,并组合使用分布式温度传感光纤及分布式声波传感光纤,包括:
当井温≤150℃时,组合使用普通材质的分布式温度传感光纤及普通材质的分布式声波传感光纤;
当井温>150℃时,组合使用耐高温型分布式温度传感光纤及耐高温型分布式声波传感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温度传感光纤为多模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光纤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连续油管下入至目标位置过程中,如果连续油管无法下入到指定深度时,需要泵送金属减阻剂,以实现连续油管下入至目标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18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注热增透装置
- 下一篇:毛细管测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