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6708.5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9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俞航;李建国;徐乐;赵永发;艾婧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元创信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20 | 分类号: | G06T1/20;G06F9/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06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线程 环境 支持 远程 图形 终端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1:多线程环境下建立多终端管理器,与远程图形终端实现互联;
步骤2:激活各远程图形终端,提供图形化交互环境;
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为目标系统创建至少一个窗口实例模块;
步骤1.2:在目标系统中创建多终端管理器,根据远程图形终端的数量,创建若干虚拟图形终端,与远程图形终端一一对应;
步骤1.3:根据远程图形终端的物理参数,配置虚拟图形终端的属性,并为每个虚拟图形终端分配独立的内存空间;
步骤1.4:窗口实例模块加载至目标系统,绑定在虚拟图形终端上;
步骤1.5:目标系统通过事件回调机制,执行窗口实例绘制,并将事件同步于多终端管理器,多终端管理器分发绘制结果至相应的虚拟图形终端设备;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构建虚拟图形终端上下文资源;
步骤2.2:多终端管理器、各虚拟图形终端消息汇总管理,进入预启动;
步骤2.3:多终端管理器与各远程图形终端之间通讯互联,交互图形化数据以及设备采集数据,更新目标系统多终端管理器及远程图形终端相关交互状态;
步骤2.4:图形化数据传输,虚拟图形终端设备收到的绘制结果发送至远程图形终端,远程图形终端接收到数据后解释并显示绘制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包括:
一对一绑定:单个窗口实例显示在单个虚拟图形终端上;
一对多绑定,单个窗口实例显示在多个虚拟图形终端上;
多对一绑定,多个窗口实例显示在单个虚拟图形终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虚拟图形终端的属性包括屏幕的长、宽,图像的分辨率、位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包括:
人体工学设备纳入非必须但重要资源,其余资源由虚拟图形终端在不影响基础图形交互的基础上自行分配;
图形显示基本模块、内部通讯协议纳入必须且重要资源,进行最基本的初始化以及连通测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的所述预启动包括:
完成信息注册、互联确认,远程图形终端抽象成层,构建实际远程图形终端设备坐标,目标系统世界坐标、逻辑坐标的基本映射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中:
图形化数据的格式由远程图形终端与多终端管理器协商确定,共同控制图形数据流的一致性,保证两端同步更新;
设备采集数据由用户交互操作产生,采取实时反馈,通讯全双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图形终端为远程简单图形终端,所述虚拟图形终端为虚拟简单图形终端。
8.一种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终端管理器:创建于多线程环境下,与远程图形终端互联;
若干虚拟图形终端:与远程图形终端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窗口实例模块:至少一个所述窗口实例模块创建至目标系统;
其中,窗口实例模块加载至目标系统,绑定在虚拟图形终端上;目标系统通过事件回调机制,执行窗口实例绘制,并将事件同步于多终端管理器,多终端管理器分发绘制结果至相应的虚拟图形终端设备;激活各远程图形终端,将虚拟图形终端设备收到的绘制结果发送至远程图形终端,远程图形终端显示绘制结果并提供图形化交互环境;
所述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系统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程环境下支持多个远程图形终端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元创信软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元创信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67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