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06206.2 申请日: 2017-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7711342A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谢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三点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05 分类号: A01G22/05;A01G24/22;A01G24/10;A01G24/28;A01G24/30;A01G24/15;A01G24/20;A01G24/23;A01C21/00;A01G7/06;C05G3/04;C05G3/00
代理公司: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代理人: 谢建,王莎
地址: 621018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火龙果 栽培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选择饱满、健康的火龙果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基质上,并给育苗基质浇透水,保持育苗基质的湿度在65%,直至火龙果种子发芽长苗,当苗高3-5cm后即可进入扦插栽培;

(2)选地建棚:选择pH值在6-7.8、疏松透气、土壤肥沃的松式土壤作为栽培火龙果的栽培地,在栽培地中以阵列形式竖直插入多根火龙果架,火龙果支架由柱状物、安装座和环形支架组成,安装座固定在柱状物远离地面的一端,环形支架水平固定在安装座上方;

(3)前期施肥:环绕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挖环形施肥坑,向环形施肥坑中加入50-60kg底肥后,再加土填满并整成高于地面的环形土盘;

(4)扦插栽培:当日平均最低气温大于等于25℃时,将出圃的火龙果苗定植在火龙果支架周围使火龙果苗的顶部贴近火龙果支架,每根柱子周围栽培3-4棵火龙果苗,定植深度为5-10cm,苗间距在25cm-35cm之间,再用表土覆盖并且稍微压紧种苗;

(5)修苗:待新芽长至18cm-22cm,选择一支长势旺盛的新芽作为主苗,剪除侧枝,火龙果沿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生长,并将火龙果苗与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固定;

(6)修剪裁枝:当火龙果苗穿过火龙果支架的环形支架后,其顶端分枝呈散装向四面散开;当火龙果生长旺盛后,选择2/3的枝条牵引下垂作果枝,1/3枝条向上生长作营养枝和后备挂果枝,对挂果后的旧枝条逐条疏剪;

(7)水肥管理:在火龙果苗期,每15d每个火龙果支架施用15-20kg第一肥料1次;在火龙果开花结果期,每20-30d每个火龙果支架施用25-30kg第二肥料1次,共施4次,同时保持土壤湿润,天气干旱时,3-4d灌1次水,15d左右施1次水肥;火龙果结果修剪枝条后应立即施硫酸钾复合肥,每株0.4-0.6kg,并适当灌水,以促发新枝;

(8)田间管理:在定植后中耕除草,中耕追肥,合理灌水,做好病虫害防治;所述中耕追肥为采用生物有机肥对火龙果进行施肥,每棵植株施0.5-2kg生物有机肥;

(9)采收:在谢花后30-40d火龙果成熟,待90%以上的火龙果由青色转变为紫红色即可采摘果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育苗基质由上往下设置有缓冲层、营养层和透气层,缓冲层、营养层和透气层的厚度比为1:4-5:1-2;

所述缓冲层的上层为消毒后的小麦秸秆,下层为细沙,消毒后的小麦秸秆与细沙的厚度比为4:1;

所述营养层按照重量份数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混合建堆沤肥制成:小蓟5-10份、苘麻5-10份、泥炭3-8份、粒径为2-3cm的松球3-8份、水3-8份、鸭舌草1-5份、粒径为2-3cm的香蕉皮1-5份、高温纤维分解菌菌剂1-5份及百菌清1-5份;营养层的养分含量为氮元素0.40-0.65%、磷元素0.20-0.35%、钾元素1.65-1.86%,有机质3.0-3.4%,铵态氮231-246ppm,硝态氮5.1-5.9ppm,速效磷93-97ppm,速效钾251-264ppm;

所述透气层按照重量份数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混匀而成:珍珠岩1-5份、腐殖土1-5份、粒径为1-2cm的水冬瓜树皮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长1.8-2.2m,径向截面为9-11×9-11cm,插入土中40-5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每行火龙果支架中相邻两个火龙果支架的间距为1.9-2.1m,每列火龙果支架中相邻两个火龙果支架的间距为1.4-1.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环形施肥坑半径为l-1.2m,深25-35cm,宽25-35cm;环形土盘的直径为55-65cm,环形土盘高于地面7-13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三点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三点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62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