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聚糖、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4829.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4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凤权;石建军;魏安静;李鑫;胡金燕;李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1D13/00;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糖 聚乙烯醇 己内酰胺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壳聚糖、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纳米纤维膜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壳聚糖、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进行切片干燥,然后将壳聚糖、聚乙烯醇溶解在乙酸中制备出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复合纺丝液;将聚乙烯醇、聚己内酰胺溶解在甲酸中制备出聚乙烯醇和聚己内酰胺复合纺丝液,最后将两种复合纺丝液同时进行高压静电纺丝,接收复合纤维沉积物,得功能性壳聚糖、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的功能性壳聚糖、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对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主要应用于大分子过滤、酶固定、金属离子吸附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复合纳米纤维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壳聚糖、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金属离子污染水源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对除去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主要方法有:反渗透、离子交换、电化学沉降、氧化还原、生物处理及吸附技术,其中,吸附技术因易操作、高效、可重复利用、成本低而备受关注;由于纳米纤维膜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使纤维表面暴露出更多的功能基团,增加了纤维表面吸附位数量,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中,同大多数吸附材料的原理相同,纳米纤维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也是一种传质过程,重金属离子通过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从液相转移到纤维膜上,完成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基体材料主要有机纳米纤维,如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5107012A公开了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己内酯和壳聚糖为基体制备的纳米纤维膜,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3866487A公开了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膜,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无机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是指聚合物在加热熔融或溶解状态下,通过静电场作用形成纤维的过程。静电纺丝生产的纳米纤维或纳米纤维膜具有显著特征如一个非常大的表面积,孔隙大小在纳米范围、独特的物理特征灵活机动的物理/化学改性和功能化。纳米纤维膜表现出的独特的性质和多功能,使他们广泛应用到过滤器、纳米电子器件、光学器件、催化剂、纤维增强材料、分离膜、环境检测及治理、能源转换与存储及生物医学等领域。
壳聚糖(CS),由于其包含氨基、羟基等官能团,被用作一种重要的重金属基础吸附剂,然而由于壳聚糖在酸性溶液中粘度较高、带正电荷,以及分子内和分子间强化学键作用,致使其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难以自由移动,导致纤维不连续,含珠状物,甚至纺丝断裂。为此,人们曾将聚氧乙烯、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素、聚己酸内酯(PCL)、尼龙-6(聚酰胺-6)、聚乳酸(PLA)等聚合物与壳聚糖混纺,增强了纺丝的韧度和强度。
聚乙烯醇(PVA)作为一种半结晶的亲水性化合物,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PVA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羟基上的氧原子含有孤对电子,可以进入金属离子空价电子轨道,通过轨道杂化形成配位键,进而形成金属配合高分子,该性能通常被应用于废水中金属离子回收以及海水中铀离子富集等。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如吸湿性大,耐水性差,热稳定性低等。
聚己内酰胺(PA6)具有很高的强度,化学性能稳定,易溶于甲酸,为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提供了基本条件。另外,PA6分子主链上酰胺键具有电负性强的酰基,也可以为金属离子配合提供共有电子对,PA6静电纺纳米纤维成纤较好,在水溶液中形态相对稳定。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功能性壳聚糖、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目的是将壳聚糖、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的优点相结合,有效的改善壳聚糖的可纺性以及克服聚乙烯醇在水中的溶胀问题,使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金属离子吸附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功能性壳聚糖、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制备:将CS、PVA及PA6固体切片进行真空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4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刺非织造布
- 下一篇:一种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