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葡萄园套种竹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7035.1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王义祥;刘朋虎;黄圣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2 | 分类号: | A01G17/02;A01G18/00;A01G18/20;C05G3/00;C05G3/02;C05F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园 套种 竹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葡萄园套种竹荪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间套种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复合种植在耕地上的方式,合理安排农作物间套种,可充分利用地力、光能,实现一季多收,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目前农作物间套种一般采用株型“一高一矮”或“一胖一瘦”、生育期“一早一晚”、适应性“一荫一阳”等搭配,如玉米套种大豆、木薯套种辣椒、幼龄果园套种花生等。
一般成龄果园树冠较大,林下空地不多,很少套种其他作物。葡萄枝条较软,须搭架固定成形,葡萄园多采用篱架或平棚架式,平棚的葡萄架下空地较多,目前南方葡萄园多采用避雨栽培,葡萄架下遮荫的空地基本上不套种其他作物,对资源造成了比较大的浪费。
竹荪(Dictyophora)又名竹笙、竹参、僧笠蕈、竹松、仙人伞、竹姑娘,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科,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享有“菌中皇后”之美称。其形态优美,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所含19种氨基酸占总重量的4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还含有丰富的VC、VB1、VB2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滋补保健作用。
目前,人工栽培竹荪普遍以大田棚栽为主,这种栽培方式需要搭建荫棚,而利用葡萄园套种竹荪,可以利用已有的大棚和葡萄枝叶遮阴,减少了劳动量。另外,竹荪不能连作,一般种植过的田块要轮种其他作物3年以上才能作为竹荪栽培地,否则产量低,甚至绝收。
发明内容
1、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葡萄种植:
(1)葡萄种子的前期准备:选择自然成熟、健壮的葡萄种子,在播种两个月前,将葡萄种子和葡萄种子存放的净河沙进行消毒,然后将葡萄种子和3-4倍净河沙混合后,放在-3℃-5℃的低温和湿度5%的环境中,经过60天完成后熟阶段,在沙藏期间要注意检查温度和有无病虫鼠害,当气温上升超过5℃,湿度超过10%,需要将种子翻倒1-2次,以防发霉;
(2)选择种植地: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温度适宜的北纬20度到51度之间,最低气温为12℃-15℃,最低地温为10℃-13℃;
(3)搭建大棚:采取在栽培地上搭建避雨式大棚,所述避雨式大棚槽采用南北向开口,所述避雨式大棚采用拱形钢管结构,所述避雨式大棚上方覆盖的薄膜采用聚氯乙烯长寿膜或乙烯-醋酸乙烯膜,所述避雨式大棚内部挖有葡萄种植槽,所述葡萄种植槽的规格为长20m×宽0.5m×深0.6m,回填土后在所述葡萄种植槽内种植葡萄植株,控制每株葡萄行距2m×5m;
(4)施种植肥:在葡萄种植槽内根据葡萄株行距规格定种植穴,每穴施葡萄种植肥后进行回填土,所述葡萄种植肥包括硫酸铵25份、米糠油23份、蟹壳粉20份、羽毛粉18份、板蓝根粉20份、常青藤20份、噻虫嗪20份、辣椒素18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8份,调节pH值为4.5-6.0;
(5)种子催芽:将沙藏处理后的种子筛选出,放入清水浸泡1-3天后放入含有专用处理液的净河沙中混合,平铺在有塑料膜的火炕上,火炕的温度保持在20-30℃;
(6)种植葡萄:根据地域差异的不同,在南方种子播种时间在早春3-4月,将催芽后的种子播在葡萄种植槽内,把握好水肥管理,萌芽期每3-4天按浇足水方式浇水1次,6-8月每2-3天按浇足水方式浇水1次,在萌芽期施用生物有机肥,按亩产1800-2000kg葡萄每亩每年投入5000-6000kg;在开花期不宜施用肥料,在座果期按每亩施用氮15磷10钾5的复合肥6-20kg;
(7)葡萄枝叶管理:选择“单主干双主枝”整形修剪方式对葡萄进行整形,葡萄幼树生长期单臂整形,副梢与主蔓垂直,水平铁丝棚架高度2m以下的主蔓不留侧蔓,2m以上的主蔓两侧每20cm留1个副梢,开花前1周疏花序,壮枝留1-2穗,中庸枝留1个花序,弱枝、畸形花序及多余花序去除,谢花后20天,去掉形状不正、过密、部位不当、有伤痕或挤压的果粒,每穗留30-50粒,果穗用纸袋套袋;
(8)8月下旬成熟采收:在葡萄生长过程中,要喷施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白腐病、斜纹夜蛾病虫害,葡萄果粒成熟时及时采收;
(二)竹荪套种:
(1)培养料的制作:收集葡萄枝、竹子、甘蔗渣、木屑,自然晾晒后用破碎机破碎,按葡萄枝10%、竹类40%、生姜20%、甘蔗渣10%、木屑20%的质量比混合作为栽培竹荪的原料,将准备好的原料充分日晒雨淋制成培养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7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热压炉
- 下一篇:高温回转炉及含其的高温制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