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5895.1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姚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M7/12;H04L29/06;G10L15/22;G10L15/26;G06F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家庭 网关 实现 智能 通话 功能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家庭网关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简而言之就是将模拟信号(Voice)数字化,以数据封包(Data Packet)的形式在IP网络(IP Network)上做实时传递。sip最大的优势是能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sip可以在IP网络上便宜的传送语音、传真、视频、和数据等业务,如统一消息业务、虚拟电话、虚拟语音/传真邮箱、查号业务、Internet呼叫中心、Internet呼叫管理、电话视频会议、电子商务、传真存储转发和各种信息的存储转发等。现有的sip的通信终端结构简单,无法进行临时的安装设置,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系统及方法如下:
该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
路由模块,用以实现路由功能;
视频识别处理模块,与所述的路由功能模块相连接,用以识别与处理用户发出的手语信息;
语音识别处理模块,与所述的路由功能模块相连接,用以识别与处理用于发出的语音信息;
VoIP网络电话模块,与所述的视频识别功能模块和所述的语音识别功能模块相连接,用以实现智能通话功能。
该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系统的视频识别处理模块包括视频摄像头、显示屏和视频识别开关。
该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系统的视频识别处理模块包括一视频识别按钮,所述的视频识别按钮用以开启或关闭视频识别功能。
该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系统的语音识别处理模块包括一语音识别按钮,所述的语音识别按钮用以开启或关闭语音识别功能。
该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系统的VoIP网络电话模块为一基于SIP系统的电话功能模块。
该基于上述系统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收拨号请求;
(2)判断所述的拨号请求指令,若所述的拨号请求指令为手语指令,则进入步骤(3),若所述的拨号请求指令为语音指令,则进入步骤(4);
(3)所述的视频识别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的手语指令并对该手语指令进行处理后显示对应的号码;
(4)所述的语音识别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的语音指令并对该语音指令进行处理后显示对应的号码;
(5)所述的VoIP网络电话模块接收所述的号码并建立智能通话。
该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方法的视频识别处理模块包括显示屏,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3.1)所述的视频识别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的手语指令并对该手语指令进行识别;
(3.2)判断所述的手语指令是否识别成功,若所述的手语指令识别成功,则继续步骤(3.3),否则跳至步骤(3.4);
(3.3)所述的显示屏显示与该手语指令对应的号码,并将该号码发送至所述的VoIP网络电话模块;
(3.4)提示所述的手语指令识别失败,并返回至步骤(3.1)。
该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方法的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4.1)所述的语音识别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的语音指令并对该语音指令进行识别;
(4.2)判断所述的语音指令是否识别成功,若所述的语音指令识别成功,则继续步骤(4.3),否则跳至步骤(4.4);
(4.3)所述的显示屏显示与该语音指令对应的号码,并将该号码发送至所述的VoIP网络电话模块;
(4.4)提示所述的语音指令识别失败,并返回至步骤(4.1)。
该实现智能通话功能的方法的步骤(4.3)具体为:
所述的语音识别处理模块接收该语音指令,并将该语音指令翻译成文字信息后显示在所述的显示屏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5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