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病毒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5745.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林;董磊;梅海波;张峻峰;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3/06 | 分类号: | C07C313/06;C07C311/09;C07C233/33;C07C233/76;C07C303/40;C07C303/38;C07C231/02;A61K31/18;A61K31/166;A61K31/16;A61P31/20;A61P31/22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震花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病毒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系列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抗病毒的用途。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系列化合物,以及系列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医药用途。本发明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本发明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并且通过活性测试发现,这一系列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丙肝病毒的活性,具有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系列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抗病毒的用途。
背景技术
病毒性疾病作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其高传染和高变异的特点,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现有抗病毒药物的作用靶点多是病毒酶,虽然病毒酶抑制剂类药物具有作用靶点明确、特异性高、疗效强的优点,但是其抗病毒谱窄,在加上病毒的高变异倾向导致的耐药性,以及新的病毒变种和未知病毒不断出现,这些让现有抗病毒药物无能为力,因此,新型抗病毒药物研发迫在眉睫。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在相当数量的感染个体中导致慢性肝病(例如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的健康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无预防这种病毒感染的有效疫苗,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与利巴韦林(ribavirin,RBV)联用是目前治疗慢性HCV感染的标准疗法,但这个标准疗法具有毒副作用明显且疗程长的缺陷,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HCV的感染和复制有了突破性认识,各制药公司正为开发直接靶向涉及病毒复制的HCV蛋白(直接作用性抗病毒药物,DAA)的HCV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最近抗HCV药物研究领域有提出了新的无干扰素目标治疗方案,它是类似HIV鸡尾酒疗法,有多种作用机制的HCV抑制剂药物组合而成,并最终寄希望于实现多种小分子抑制剂组合的无干扰素治疗。这一理想治疗方案能够在多个环节同时阻断病毒复制,并且有利于延缓耐药发生,但需要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型HCV抑制剂的研究发现作为基础。
发明人发现并证实本发明所涉及的系列衍生物具有广谱抑制病毒的活性,这类化合物对HCV的复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本发明所述衍生物则可能是基于新型的细胞机制而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本发明所述衍生物和它们的作用,迄今为止未见有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系列新型抗病毒化合物及其药用盐,该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还具有低毒、药学性质好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通式如下:
1#:R1=C6H5;R2=t-Bu-S(O);R3=H;X1=H;X2=F;
2#:R1=4-F-C6H4;R2=t-Bu-S(O);R3=H;X1=H;X2=F;
3#:R1=4-Cl-C6H4;R2=t-Bu-S(O);R3=H;X1=H;X2=F;
4#:R1=4-Br-C6H4;R2=t-Bu-S(O);R3=H;X1=H;X2=F;
5#:R1=4-Me-C6H4;R2=t-Bu-S(O);R3=H;X1=H;X2=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5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