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裸眼检测的荧光素-罗丹明B铜离子紫外分子探针及其合成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8730.1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2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卜凡强;何玉倩;李少鑫;尹浩纯;阚伟;王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519/00 | 分类号: | C07D519/0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王艳萍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裸眼 检测 荧光 罗丹 离子 紫外 分子 探针 及其 合成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裸眼检测的荧光素-罗丹明B铜离子紫外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该分子探针的结构式为:
2.合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裸眼检测的荧光素-罗丹明B铜离子紫外分子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按照荧光素单醛与罗丹明B肼的摩尔比为1:(1~5),分别将荧光素单醛与罗丹明B肼加入到醇类溶剂中,加热至沸腾回流,反应6~10h,反应结束后,冷却,浓缩,得到反应混合物;其中所述的罗丹明B肼的结构式为:化学名称为:螺[N-氨基异吲哚酮-3,9'-(3,6-双二乙氨基)氧杂蒽];
二、取200~300目硅胶填充的柱层析色谱柱,以二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液为淋洗剂,将混合物通过柱层析色谱梯度淋洗,进行分离,得到用于裸眼检测的荧光素-罗丹明B铜离子紫外分子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裸眼检测的荧光素-罗丹明B铜离子紫外分子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或丁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裸眼检测的荧光素-罗丹明B铜离子紫外分子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二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液中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90~99)。
5.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裸眼检测的荧光素-罗丹明B铜离子紫外分子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用于裸眼检测的荧光素-罗丹明B铜离子紫外分子探针溶解于甲醇与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的混合液中,得到裸眼紫外分子探针溶液,颜色浅粉色;其中HEPES缓冲溶液混合液的pH=7.4,混合液中甲醇与HEPES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9:1,裸眼紫外分子探针溶液中紫外分子探针的浓度为10~50μmol/L;
二、取裸眼紫外分子探针溶液,向其中加入待测样品,混合4~6min,得到样品溶液;若样品溶液的颜色与裸眼紫外分子探针溶液的浅粉色相比,变成了深粉色,可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Cu2+;或者,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裸眼紫外分子探针溶液在波长为502和553nm处的吸光度值分别A1和A2;再测试样品溶液在波长为502和553nm处的吸光度值分别为B1和B2;如果同时达到B1≥2A1,B2≥12A2,则可判定样品溶液中含有Cu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87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Janus激酶3抑制剂
- 下一篇:2‑取代的头孢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