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5972.5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吕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轨道交通 道岔 结构 | ||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岔结构,其包括轨道一组件、轨道二组件、道岔轨道组件和变轨组件,其中,轨道一组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轨道一,两个轨道一之间成对设置有所述道岔轨道组件,所述道岔轨道组件的末端设置有轨道二组件的轨道二,两个道岔轨道组件之间设置有变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轨组件采用凸轮筒与凸轮槽的凸轮方式实现对变轨驱动板的驱动移动,所述变轨驱动板实现控制道岔轨道组件的左右运动,进而实现变道,且所述道岔轨道组件的末端采用微转动阻尼组件安装在轨道枕上,所述微转动阻尼组件允许所述道岔轨道组件作-3-3°的微幅摆动;
所述微转动阻尼组件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阻尼连接件、下固定组件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下底板、中间弹性板和上底板,所述中间弹性板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与上底板之间,所述下连接组件的中部采用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上底板、中间弹性件和下底板设置,所述下连接件包括一体设置的卡合耳和包绕限位段,其中,所述下连接件的左端底部和右端底部均设置有卡合耳,两个所述的卡合耳的上侧均设置有弧形包绕限位段,两端的弧形的包绕限位段之间围设为一空腔,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段、抵接段和伸入段,其中,所述连接段与道岔轨道组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段的一侧设置有抵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下部设置有弯曲弧形延伸设置的伸入段,所述伸入段的端部设置有缠绕头,所述缠绕头伸入绕设在所述包绕限位段围设的空腔内,所述阻尼连接件连接设置在所述缠绕头与所述包绕限位段之间,且所述阻尼连接件的上端抵靠设置在所述上连接件的抵接段与连接段的抵接槽内,所述阻尼连接件的缠绕在上连接件的伸入段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头,所述伸入段的端部以及包绕限位段的端部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阻尼连接件采用限位头限位设置在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轨组件包括底板、滑动导向板、竖向驱动板、凸轮筒和步进驱动电机,其中,所述底板固定设置在凹坑内,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与轨道垂直布置的导槽,所述滑动导向板沿着所述导槽滑动配合设置,所述滑动导向板上垂直连接所述竖向驱动板,所述竖向驱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变轨驱动板,所述变轨驱动板与所述滑动导向板平行设置,所述凹坑内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可转动的设置有凸轮筒,所述凸轮筒的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采用轴承支撑于所述凹坑内,所述转轴的一端采用齿轮组件与步进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步进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凸轮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凸轮槽,所述竖向驱动板上设置有竖直延伸的驱动槽,一驱动销轴依次伸入设置在驱动槽与凸轮槽内,以便通过驱动凸轮筒转动实现竖向驱动板的左右移动进而实现变轨驱动板的左右移动,实现向左或者向右变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卡头、楔形块、安装板和连杆,其中,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卡头之间采用所述连杆连接设置,所述卡头的端部压紧设置在卡合耳上,所述楔形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与卡头之间,以便通过楔形块以及卡头将卡合耳固定,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安装板之间位置可调节设置,且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具有自锁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的底面设置有齿槽,所述安装板的顶面设置有自锁齿,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所述自锁齿限位在齿槽内实现自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的伸入段上设置有向内凹设的弹簧槽,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弹簧槽底部,弹簧的上端抵靠在阻尼连接件表面,所述阻尼连接件采用弹性耐磨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轨道一组件和轨道二组件上,以便测量道岔轨道组件分别与轨道一组件和轨道二组件的距离,所述控制器内存储设置有凸轮槽的轨迹,所述控制器根据距离传感器的距离反馈,并能够根据步进驱动电机的转动圈数以及凸轮槽的轨迹实现对变轨驱动板的位置精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59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