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3113.2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2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润溥;焦凤鸣;王彦荣;李英杰;张符;刘健;盛国栋;常凯凯;徐慧婷;吴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北京吉海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5/34 | 分类号: | C07C235/34;C07C235/36;C07C231/02;C08K5/20;C08L23/1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施春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酰胺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权利要求书】:
1.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酰胺类化合物同时作为抗氧化剂和爽滑剂使用;将其直接加入到有机材料中,酰胺类化合物的添加量为该有机材料的0.01wt%-10wt%;所述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
式中,所述的R为异丙基、异丁基、环戊基、环己基、正己基、正庚基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材料为高分子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北京吉海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文理学院;北京吉海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31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溴‑4‑氟乙酰苯胺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收纳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