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0225.2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文成 |
主分类号: | C09K5/14 | 分类号: | 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周玉婷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散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普遍应用,散热越来越成为影响产品寿命的重要因素。这些元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断积聚热量,如果不能将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将大大缩短这些器件的寿命,进而影响产品的寿命。膏状散热材料润湿性好,热阻小,散热效果好,使用方便,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发热器件和散热器件中。
普通散热膏使用温度为200℃,一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很高,有的能达到240℃甚至更高。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散热膏开始发干,热阻上升很快,最终散热效果很差,最后导致电子元件失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导热材料通过原料之间的重量份数搭配,所得产品可在225℃下使用,导热系数可达到1.2W/m·k,可用作填充电子组件与散热器之间的导热材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以下:
一种导热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甲基硅油200份,氧化锌250~500份,氧化铜300~400份,氧化铝100~200份,氢氧化铁100~150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导热材料通过原料之间的重量份数搭配,所得产品可在225℃下使用,导热系数可达到1.2W/m·k,可用作填充电子组件与散热器之间的导热材料。
具体的,氧化锌的粒径为15~25微米。
具体的,氧化铜的粒径为25~30微米。
具体的,氧化铝的粒径为10~20微米。
具体的,氢氧化铁的粒径为15~25微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0份的甲基硅油、250~500份的氧化锌和300~400份氧化铜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第一次搅拌;
2)加入100~200份的氧化铝和100~150份的氢氧化铁,进行第二次搅拌,然后抽真空,即得到所述导热材料。
具体的,第一次搅拌的搅拌时间为3~5小时,搅拌转速为400~600rpm。
具体的,第二次搅拌的搅拌时间为4~6小时,搅拌转速为600~800rpm。
具体的,抽真空的时间为1~2小时,真空度为小于-0.09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导热材料通过原料之间的重量份数搭配,所得产品可在225℃下使用,导热系数可达到1.2W/m·k,可用作填充电子组件与散热器之间的导热材料,该散热材料在200~225℃没有热失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200份的甲基硅油、500份的氧化锌和300份氧化铜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时间为5小时,搅拌转速为400rpm;
2)加入200份的氧化铝和100份的氢氧化铁,进行第二次搅拌,搅拌时间为6小时,搅拌转速为600rpm,然后抽真空,抽真空的时间为2小时,真空度为小于-0.09Mpa,即得到所述导热材料。
氧化锌的粒径为20微米。氧化铜的粒径为25微米。氧化铝的粒径为15微米。氢氧化铁的粒径为20微米。
根据ASTM D5470测定导热系数为1.1W/m·k。
实施例2
1)将200份的甲基硅油、250份的氧化锌和400份氧化铜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时间为3小时,搅拌转速为600rpm;
2)加入100份的氧化铝和150份的氢氧化铁,进行第二次搅拌,搅拌时间为4小时,搅拌转速为800rpm,然后抽真空,抽真空的时间为1小时,真空度为小于-0.09Mpa,即得到所述导热材料。
氧化锌的粒径为20微米。氧化铜的粒径为25微米。氧化铝的粒径为15微米。氢氧化铁的粒径为20微米。
根据ASTM D5470测定导热系数为1.15W/m·k。
实施例3
1)将200份的甲基硅油、500份的氧化锌和400份氧化铜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时间为3小时,搅拌转速为400rpm;
2)加入200份的氧化铝和150份的氢氧化铁,进行第二次搅拌,搅拌时间为4小时,搅拌转速为600rpm,然后抽真空,抽真空的时间为2小时,真空度为小于-0.09Mpa,即得到所述导热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文成,未经方文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0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