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用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7491.X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5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秋婵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枪 充电部 充电桩装置 充电口 导电槽 导电 插拔 锁紧 新能源 可上下移动 安全稳定 触电事故 配合连接 中间设置 装置操作 充电桩 导电块 拔出 顶壁 解锁 断电 马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用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设置在充电桩中的充电部以及与所述充电部配合连接的充电枪,所述充电部底部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顶壁中间设置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槽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导电块,本发明中充电枪锁紧牢固,且导电安全稳定,插入时通过先对充电枪进行锁紧后再对充电枪进行导电,拔出时先对充电枪进行断电后再对充电枪进行解锁,整个装置操作方便快捷,通过一个马达即可实现,大大增加了充电枪的插拔效率,有效避免了在插拔充电枪时发生触电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用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随着购买者和使用者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充电成为一个新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通过将充电枪插到充电桩中的充电部中进行充电,充电口对充电枪的固定不够牢固,充电枪容易滑出充电口,且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实用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设置在充电桩中的充电部以及与所述充电部配合连接的充电枪,所述充电部底部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顶壁中间设置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槽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导电块,所述充电口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一槽口和第四槽口,所述充电部中设置有横腔,所述充电口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上下伸长的第一回转腔和第二回转腔,所述第一回转腔连通所述横腔和所述第一槽口,所述第二回转腔连通所述横腔和所述第四槽口,所述第一回转腔和第二回转腔中分别设置有可回转的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所述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口和第四槽口中的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所述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顶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设置在所述横腔中的第一齿牙轮和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一齿牙轮中部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并穿贯所述第一转套中部和第一锁紧杆中部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二齿牙轮中部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并穿贯所述第二转套和第二锁紧杆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一齿牙轮和第二齿牙轮之间契合有传运带,所述传运带中间契合有可回转的第三齿牙轮,所述第三齿牙轮中部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穿过所述横腔底壁且探入所述导电槽中的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与所述横腔底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杆顶端与设置在所述横腔顶壁中间的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杆在所述导电槽中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块的内螺状孔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外螺状纹,所述充电枪后端固定连接有斜柄,所述充电枪外表面设置有绝缘防滑套,所述斜柄后端连接有电缆线,所述充电枪和所述充电部上设置有导引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枪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充电口中配合连接的枪头,所述枪头顶端面中间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块配合连接的导电孔,所述枪头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二槽口和第三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右侧壁上和第三槽口左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二导电头和第三导电头,所述第一锁紧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锁紧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三导电块和第四导电块,所述第一槽口左侧壁上和所述第四槽口右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一导电头和第四导电头,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第四导电头电联接,所述第一导电头与总电相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电头与所述第三导电头电联接,所述导电孔与所述充电枪电联接,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第二导电块电联接,所述第三导电块与所述第四导电块电联接,所述导电孔的顶部设置有导引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配合生成用于第一锁紧杆回转的第三回转腔,所述第三槽口与所述第四槽口配合生成用于第二锁紧杆回转的第四回转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杆顶端与所述横腔顶壁可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顶端与所述横腔顶壁可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下端与所述第一槽口底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下端与所述第四槽口底壁回转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秋婵,未经黄秋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7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及非接触送受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