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安装架体及具有其的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4625.2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任彦龙;李勇序;赵龙;王冰松;曾照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9/00 | 分类号: | B61D29/00;B61L15/02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安装 具有 列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灯安装架体及具有其的列车,该车灯安装架体包括固定支架和转动支架,固定支架用于与车体连接;转动支架绕预设轴线方向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支架上,转动支架用于安装车灯,以使车灯相对于车体角度可调。从而在车灯安装完成后在调试过程中可以灵活便捷地对车灯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动车组列车在调试阶段调节前照灯的照射角度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车组列车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灯安装架体及具有其的列车。
背景技术
动车组列车在生产过程中,司机室车体为板梁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中误差较大。列车的前照灯在安装过程中灯光角照射角度调节需要小于3°,在前工序生产中前照灯由于安装误差积累,到调试工序时前照灯照射角度几乎全部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在调试阶段拆下前照灯,增加PVC调整垫片对前照灯的照射角度重新调整,此项工作耗时、耗力,对生产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安装架体及具有其的列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车组列车在调试阶段调节前照灯的照射角度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灯安装架体,包括:固定支架,用于与车体连接;转动支架,绕预设轴线方向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支架上,转动支架用于安装车灯,以使车灯相对于车体角度可调。
进一步地,转动支架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构成“U”形结构,两个侧板与固定支架均可转动地连接;其中,车灯安装在底板和两个侧板围合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分别位于两个侧板的两侧并分别与两个侧板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车灯安装架体还包括:转动连接螺钉,每个侧板与对应的一个支撑架通过转动连接螺钉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车灯安装架体还包括:定位螺钉;其中,支撑架上开设有条形的调节孔,侧板开设有与定位螺钉匹配的螺孔,定位螺钉穿过调节孔并与螺孔连接,转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时,定位螺钉沿调节孔的延伸方向滑动以限制转动支架与固定支架的最大转动角度并在转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预设角度后将转动支架与固定支架相互锁紧。
进一步地,每个支撑架上的调节孔为两个,两个调节孔沿支撑架延伸方向开设在转动连接螺钉的两侧。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还包括:底架,底架上具有下连接板,底架通过下连接板与车体的车灯安装位的底部连接;其中,两个支撑架的第一端分别与底架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架的第二端具有上连接板,支撑架通过上连接板与车体的车灯安装位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侧板的自由端均设置有车灯连接板,车灯通过车灯连接板安装在转动支架上。
进一步地,底板上设置有减震毛毡,车灯安装到转动支架时,减震毛毡与车灯的底部抵接以对车灯进行减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车灯安装架体,车灯安装架体为上述内容的车灯安装架体。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车灯安装架体,包括:固定支架和转动支架,固定支架用于与车体连接;转动支架绕预设轴线方向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支架上,转动支架用于安装车灯,以使车灯相对于车体角度可调。从而在车灯安装完成后在调试过程中可以灵活便捷地对车灯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动车组列车在调试阶段调节前照灯的照射角度耗时耗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车灯安装架体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4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