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1137.6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4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锺瓒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动设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B9/12 | 分类号: | G09B9/12;G09B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李盛泉;孙昌浩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杆 运动模拟器 俯仰 平转 原点 方向旋转 操纵杆 角度发送 旋转角 弹簧 自动返回 返回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在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上形成旋转运动的运动模拟器中,测定各自的旋转角度,且在旋转运动后能够自动返回原点。为此,本发明包括:旋转杆,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向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旋转;第一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一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平转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第二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俯仰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以及第二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俯仰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在2自由度旋转的运动模拟器中操纵杆的位置能够自动返回原点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
背景技术
通常,运动模拟器是以符合由计算机控制的虚拟环境的方式再现动态变化,从而能够使用户像现实一样感受到虚拟现实的运动的装置,不仅能够实现飞行模拟(Flightsimulation)或者驾驶模拟(Vehicle simulation)等,最近还为使人们体会到立体感(Three Dimension)而广泛应用于游戏用或者剧场用模拟器等。
上述的运动模拟器以实现平转、俯仰、侧倾旋转而众所周知,但在飞行模拟器等装置中构成为实现仅由平转与俯仰旋转构成的2自由度旋转运动。
作为这种实现2自由度旋转运动的运动模拟器的一例,图1的运动模拟器已由本申请人以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67859号进行了申请。
上述的专利申请第10-2015-0167859号的运动模拟器包括:第一旋转体10,供用户乘坐;第二旋转体20,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体10的下部;第一驱动部30,使所述第一旋转体10俯仰旋转;以及第二驱动部(未图示),使所述第一旋转体10与第二旋转体20一体地平转旋转。
在所述运动模拟器中配置有供用户操作动作的操纵杆50。作为关于这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的现有技术公开有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55383号。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公开有关于在没有其他操作的情况下,自动补偿操纵杆的中立位置的直升机模拟系统用操纵杆的中立保持装置的技术。
在通过操作图1所示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50而使旋转体10向平转方向与俯仰方向旋转时,需要测定对操纵杆50的平转方向的旋转角度与俯仰方向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旋转角度测定信号发送至控制部。
但是,在以上所述的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55383号中,在水平方向上4个弹簧以对角线方向配置而使操纵杆返回原点,因此存在难以测定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的旋转角度的问题。
另外,存在由于对操纵杆进行反复操作而使操纵杆的耐久性能降低的问题,且存在以下问题,即,不管使操纵杆向哪一个方向旋转,对其他方向的旋转信号都会传递至控制部,从而使运动模拟器的动作的准确性降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诸多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在形成向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的旋转运动的运动模拟器中测定各自的旋转角度,且在旋转运动后能够自动返回原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由于耐久性能得到提高,因此即使进行反复的操作也能够防止破损。
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包括:旋转杆,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向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旋转;第一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一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平转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第二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俯仰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二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俯仰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动设备株式会社,未经运动设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1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