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1010.4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8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唐菲利;李红;刘冬冬;刘亚红;陈俊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晨瑞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希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南通科益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56;C08F220/58;C08F212/08;C09K8/512;C09K8/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赛 |
地址: | 621050 四川省绵阳市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暂堵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用于制备暂堵剂的聚合物,为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的共聚物,所述第一单体为脂肪族化合物,所述第二单体为芳香族化合物或芳杂环化合物,所述聚合物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单体形成的分子链段进行交联从而形成凝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聚合物的暂堵剂以及该暂堵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形成凝胶的聚合物中引入刚性的苯环结构或芳杂环结构,由于刚性结构的引入使得所述聚合物形成的凝胶网络具有不均匀性,从而使得所述凝胶可以更容易实现破胶,即使在所述凝胶网络交联度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快实现破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合物、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修井、压井、堵漏等施工作业中经常会用到暂堵剂,在施工作业完成后再使暂堵剂破胶排出,恢复正常的生产作业。暂堵剂在封堵期间需要具有较大的粘度以实现封堵功能,在封堵结束后要比较容易破胶以便排出。然而,粘度较大的暂堵剂一般交联度较高,导致破胶比较困难或破胶不完全,残留在地层,对地层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破胶容易的暂堵剂、该暂堵剂使用的聚合物以及该暂堵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制备暂堵剂的聚合物,为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的共聚物,所述第一单体为脂肪族化合物,所述第二单体为芳香族化合物或芳杂环化合物,所述聚合物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单体形成的分子链段进行交联从而形成凝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体的苯环或芳杂环位于所述聚合物的支链上,且与所述聚合物主链上的碳原子直接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体为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体的摩尔量为所述第一单体和所述第二单体摩尔量总和的1%~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体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的摩尔量为所述丙烯酰胺、所述丙烯酸和所述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摩尔量总和的20%~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的分子量为3000000至7000000。
一种暂堵剂,包括上述聚合物、溶剂、交联剂和破胶剂,所述聚合物、所述交联剂和所述破胶剂能够溶于所述溶剂中,所述第一单体形成的分子链段能够与所述交联剂在所述溶剂中进行反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水,所述溶剂的质量为所述聚合物质量的800%~9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为金属离子交联剂,所述金属离子交联剂在所述暂堵剂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5%~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破胶剂为过氧化物,所述破胶剂在所述暂堵剂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5%~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暂堵剂还包括无机酸,所述无机酸在所述暂堵剂中的质量百分数为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暂堵剂还包括有机酸,所述有机酸在所述暂堵剂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
一种上述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所述聚合物;混合所述聚合物和所述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以及将所述交联剂和所述破胶剂加入所述聚合物溶液中。
本发明通过在形成凝胶的聚合物中引入刚性的苯环结构或芳杂环结构,由于刚性结构的引入使得所述聚合物形成的凝胶网络具有不均匀性,从而使得所述凝胶可以更容易实现破胶,即使在所述凝胶交联度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快实现破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暂堵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晨瑞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希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南通科益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晨瑞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希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南通科益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1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