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7928.1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5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睿;冯修敏;蔡福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祥福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10 | 分类号: | C09J163/10;C09J175/14;C09J167/06;C09J11/04;C09J4/02;C09J4/06;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韩德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固化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光固化胶粘剂包括水性丙烯酸共聚物和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1~100ppm;氧化石墨烯的层数为1~5层,其平均片径为50~100μ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水蒸汽阻隔性能的偏光片用光固化胶粘剂,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的含量及片径,能够在保证一定的透光率的同时显著提高偏光片的水汽阻隔性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光片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偏光片分为碘系偏光片与染料系偏光片,染料系偏光片耐候性能优异,但是偏光度与透过率相对于碘系偏光片较差,多用于车载显示器等使用环境较为复杂的显示器上,并且成本较碘系偏光片高;偏光片仍以碘系偏光片为主,碘系偏光片透过率高,偏光度高,适用于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等画面要求更高的电子设备上,同时碘系偏光片还具有制造工艺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
而现有的碘系偏光片都会采用抗紫外的(TAC)保护膜,来隔绝紫外光;由于偏光片水汽阻隔性能要求的提高,TAC保护膜自身水蒸气透过率性能受限,很难满足越来越高的耐候性要求以及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常规热固型胶粘剂内的溶剂和水分依靠升温挥发以达到胶粘的作用,当采用水汽阻隔性能更好的保护膜时,常规热固型胶粘剂中的溶剂不容易透过阻隔性能更好的保护膜,影响溶剂的挥发,从而影响皮偏光片鱼保护膜之间的胶粘效果。因此,常规热固型胶粘剂不适用于未来偏光片的制程,急需发明一种特定的既能使偏光片透光率满足要求的同时,水汽阻隔性优越的固化胶粘剂以满足偏光片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偏光片的水汽阻隔性能,并有效保证偏光片与保护膜的粘黏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固化胶粘剂,包括水性丙烯酸共聚物和氧化石墨烯;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1~100ppm;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层数为1~5层,其平均片径为50~100μm。
优选的,所述的水性丙烯酸共聚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助剂1~3%、光引发剂2~10%、活性单体35~55%和预聚物35~55%。
优选的,所述的预聚物为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和聚烯烃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的活性单体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的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优选的,所述的助剂为固化反应促进剂、消泡剂和粘合促进剂的混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光固化胶粘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氧化石墨烯置于分散液中进行预分散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层数为1~5层,其平均片径为50~100μm;(2)将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与所述水性丙烯酸共聚物搅拌均匀,使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1~100ppm,以得到所述到光固化胶粘剂。
优选的,所述的分散液为蒸馏水或乙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水蒸汽阻隔性能的偏光片用氧化石墨烯胶粘剂,本发明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的含量及片径,保证偏光片透光率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偏光片的水蒸汽阻隔性能,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所提供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固化胶粘剂,包括水性丙烯酸共聚物和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1~100ppm;氧化石墨烯的层数为1~5层,其平均片径为50~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祥福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祥福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7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