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冠果果壳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1978.9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隋国鑫;马娜;林国明;孙兆松;刘冬艳;王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23/06;C08L53/02;C08L25/10;C08L23/12;C08L23/16;C08L91/06;C08L51/00;C08K5/134;C08K5/132;C08K5/09;C08K5/12;C08K1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塑复合材料 文冠果果壳 制备 化学处理 热塑性塑料 光稳定剂 抗氧化剂 生物柴油 润滑剂 剩余物 增韧剂 增塑剂 果壳 成型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冠果果壳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木塑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组分:文冠果果壳颗粒10‑90份;热塑性塑料10‑90份;增韧剂:5‑10份;抗氧化剂0.1‑3份;光稳定剂2‑4份;润滑剂0.5‑1.5份;增塑剂3‑10份。各组分混合后成型为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使用未经化学处理的文冠果果壳制备出高含量文冠果果壳木塑复合材料,避免了化学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了成本,使作为制作生物柴油剩余物的果壳得到了大量充分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文冠果果壳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将木粉和塑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酸碱、力学性能优异、热学性能相对稳定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制备环境友好材料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其中木塑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和环保特性成为传统材料的有效替代物,在建筑用材、室内装饰、包装材料、汽车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 Bunge)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因其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在我国北方14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或种植。进入21世纪,文冠果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生物能源树种之一,各省区规划种植的面积迅猛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现已达百万公顷以上。
培育文冠果生物柴油原料林收获的是果实,其果实由果皮(即文冠果果壳)、种子组成,种子包含种皮和种仁。以单位重量计,果皮约占果实的48%,种皮约25%,种仁约27%,其中种仁中油脂含量55%~65%,可见油脂仅占果实收获量的15%左右。依据这个比例,即使不考虑加工损耗,每产出1份生物柴油也将同时产出5倍以上的剩余物。当文冠果总产量逐步上升并具备实现产业化加工条件时,文冠果剩余物的资源化问题如果不能如期解决,则不仅会造成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冠果果壳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文冠果果壳与塑料为原料成型得到文冠果果壳木塑复合材料型材,原材料来源丰富,操作简单,为文冠果果壳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文冠果果壳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该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
所述文冠果果壳颗粒是将文冠果果壳经木材粉碎机和/或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后获得。
所述热塑性塑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其回收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回收料是指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回收料。
所述增韧剂为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SEBS热塑性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SEBS共聚物和乙丙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光稳定剂为碳酸钙、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等紫外线屏蔽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润滑剂为石蜡、硬脂酸和硬脂酸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文冠果果壳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9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