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钢脱氧合金及其加工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9552.X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1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崇智;赵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瑞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6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钢 脱氧 合金 及其 加工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铸钢脱氧合金及其加工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铸钢钢水熔炼领域。本发明的脱氧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Re:15‑25%,Ca:8‑20%,Ba:5‑15%,Ti:5‑20%,Zr:5‑20%,Si:5‑20%,Mg:0.5‑3%,余量为Fe。本发明的脱氧合金采用熔铸法制成,适用于铸造普通碳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等铸钢,能有效降低铸钢中氧的含量,减少氧对铸钢含量的有害影响,提高铸钢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钢钢水熔炼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铸钢脱氧合金及其加工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铸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铸造材质,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日益广泛地使用,尤其是轨道交通铸钢件,对铸钢材质里的氧含量、夹杂物等要求很高,如何满足日益提高的铸钢产品质量,脱氧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氧对铸钢质量的有害影响,是由于氧在液态和固态钢中的溶解度相差悬殊而造成的,主要有害影响如下:(1)氧是形成铸钢件气孔的原因之一,在钢液凝固过程中,由于氧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显著降低,因此,析出的氧便与钢液中的碳发生反应,产生的CO气泡若滞留于钢中便成为气孔;(2)氧促使铸钢热裂的形成,钢液含氧量过高会加剧铸钢热裂倾向,原因是FeO与FeS相遇会形成低熔点(940℃)共晶体(FeO.FeS),并以薄膜状分布于晶界上,因而易造成热裂;(3)氧是形成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元素之一,氧可与多种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夹杂,这些夹杂若滞留于钢中,将降低铸钢性能。
综上,脱氧剂在炼钢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广泛使用的钢水脱氧剂中加入了较多的铝,铝具有较强的脱氧效果,但其形成的Al2O3细小夹杂物在钢液中难以全部排出,影响钢液质量,使得脱氧剂的实用效果并不理想。
经检索,关于脱氧剂的研究由来已久,已有大量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6792729,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炼钢和/或电渣用硅钙钡镁脱氧剂,该脱氧剂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Si:20-50%、Ca:10-40%、Ba:5-20%、Mg:2-10%、RE:0-10%、P≤0.030%、S≤0.040%、C:0-2%,Fe为余量。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铁、硅放入熔化炉中熔炼成中间合金,再加入钡、钙、镁和/或稀土,熔化后铸成合金块,控制硅钙钡镁脱氧剂的比重在3-5克/厘米3之间,使用时将硅钙钡镁脱氧剂直接投入炼钢炉和/或电渣重熔结晶器渣池中,该脱氧剂增大了比重,降低了蒸气压,使其沉入渣-钢界面处,生成CaO-BaO-SiO2型夹杂,颗粒较大、熔点较低、容易被熔渣捕获和上浮去除,从而提高了钢水的清洁度。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2560968,申请日:2014年6月1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不锈钢冶炼用新型无铝复合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冶炼用新型无铝复合脱氧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硅35~55%、钙10~20%、钡15~20%、锶2~7%、铼稀土10~15%、碳≤1%、硫≤0.1%、磷≤0.1%及少量的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申请案的脱氧剂由于不含铝,钢中无三氧化二铝夹杂物,钙元素起到脱氧和脱硫的作用;钡和锶能使钢中夹杂物球化变性,同时有很强的脱氧能力,且在钢液凝固过程中产生的细的非金属夹杂物,促使一次结晶组织更为弥散,可提高钢材结晶组织的弥散度和均匀度。
以上申请案均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脱氧剂研究方案,但其实用效果仍有提升的空间,行业内也需要研究更为丰富多样的脱氧剂品种,因此对于铸钢脱氧剂的研究一直是行业内的重点。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脱氧剂使用效果不佳、影响铸钢性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铸钢脱氧合金及其加工方法及其使用方法,这种脱氧合金适用于铸造普通碳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等铸钢,能有效降低铸钢中氧的含量,减少氧对铸钢含量的有害影响,提高铸钢产品质量。
2.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瑞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瑞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9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动扳手
- 下一篇:一种汽车设备两孔拧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