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及空谱信息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6964.8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9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斌;刘忆森;黄可嘉;李昌;韩威;刘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潘素云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信息 融合 光谱 图像 分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空谱信息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高光谱遥感数据结合了光谱技术与成像技术,得到二维空间数据与一维光谱数据联合的三维数据块,并具有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双高特性”。高光谱数据对于空间目标探测、土壤成分分析、植被种类识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高光谱图像分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传统的高光谱图像分类一般是利用光谱维的信息对像素点进行分类,常用的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 (SVM)、K近邻算法(K-NN)、神经网络(ANN)、决策树(DT)与随机森林(RF)等。然而,单纯使用光谱特征信息进行分类,忽略与浪费了高光谱数据丰富的空间图像信息,很容易使分类结果出现“麻点”现象,分类精度不高。
目前,将光谱信息与空间信息结合进行高光谱数据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基于形态学的方法和基于邻域模型的方法。基于形态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空间维特征提取的方式挖掘地物空间相关性的信息,然后与光谱维特征融合后进行分类。而基于邻域模型的分类方法是在模型构造时,就将地物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考虑进去,主要包括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算法、图像分割投票算法等。空谱信息融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然而这些空间信息提取与融合的方法比较复杂,并且参数设置受人为影响较大。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数据分类方法被提出。最近,Yushi Chen等人发表的论文(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Vol.54,No.10,2016)利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将高光谱图像进行分割后,对子三维数据块进行分类学习。这种方法很好的利用了光谱维与空间维的信息,分类精度很高,然而仍然存在着训练量大,耗时长,数据量小时训练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空谱信息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充分利用了光谱维与空间维信息,并且利用了运算较为简单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升分类精度的同时,模型复杂度较低。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空谱信息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取高光谱图像每一像素点的X、Y轴坐标作为空间信息,并将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合并,作为一个样品的特征信息;
S2、随机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数据;
S3、将包括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的训练集样本放入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分类模型;
S4、将包括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测试集样本放入分类模型,进行分类预测。
进一步地,S3中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具体结构与步骤如下:
S31、输入层:训练集样本F放入分类模型,将光谱维信息Spectral及空间维信息Spatial分别从空谱联合信息F中取出;
S32、卷积层:将Spectral信息放入一维卷积层进行进一步的特征提取,提取后的光谱信息输出记为Spectral’;
S33、融合层:融合Spectral’信息与Spatial信息;
S34、全连接层:融合层的输出进入全连接层;
S35、输出层:全连接层的输出进入输出层,预测分类结果。
进一步地,S32中的卷积层的具体结构与步骤如下:
S321:采用不同尺寸的卷积核进行特征提取,记为一个Inception模块;
S322:小尺度特征提取,进行小尺寸卷积核运算,卷积核大小为m1×1×n,非线性激励函数为relu,记为Branch1层;
S323:中尺度特征提取,进行中尺寸卷积核运算,卷积核大小为m2×1×n,记为Branch2层;
S324:大尺度特征提取,进行大尺寸卷积核运算,卷积核大小为m3×1×n,非线性激励函数为relu,记为Branch3层;
m1、m2、m3为自然数,符合m1<m2<m3的关系;
S325:信息融合层,将Branch1层、Branch2层和Branch3层的输出进行信息融合;
S326:池化层,以大小为s的窗口进行最大值子采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摩擦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卷积神经网络生成方法及车系识别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