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触摸面板以及使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4326.2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9F9/30;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触摸 面板 以及 使用 有机 发光 显示装置 | ||
柔性触摸面板以及使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公开的是一种柔性触摸面板以及一种使用该柔性触摸面板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柔性触摸面板的结构被改变以防止触摸布线中的裂纹。所述柔性触摸面板包括透明封盖电极,所述透明封盖电极在相邻的第一块中的每一个中包括位于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的至少三个交叉点并且因此与桥电极交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触摸面板以及一种使用该柔性触摸面板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柔性触摸面板的结构被改变以防止触摸布线中的裂纹并且改进装置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装置的代表性示例,存在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量子点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ED)、电泳显示器(EPD)等。这些显示装置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包括显示图像的平面显示面板,并且该平面显示面板是通过由插置在一对透明绝缘基板之间的内在发光、偏振或光学材料层使一对透明绝缘基板接合来制备的。
在这些显示装置当中,可以通过省略光源而具有轻重量并且充分地表达颜色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现在备受关注。
此外,随着显示装置正变得越来越大,这些显示装置需要低空间占用。此类要求逐渐地增加并且需要柔性显示装置。
因此,正在开发包括可弯曲或可卷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装置,其具有纤薄厚度并且因此可弯曲、可折叠或可卷。
此外,显示装置需要包括具有触摸检测功能以及显示功能以便满足用户的特定要求的触摸面板。
因此,已经提出了触摸面板接合到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然而,触摸面板位于用户接触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表面上,从而易受冲击的影响。此外,如果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被实现为柔性装置,则可以切割与折叠或弯曲轴线对应的电极或布线,并且因此观察到感测触摸中的缺陷。
也就是说,如果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被实现为柔性装置,则需要可弯曲而不破裂以便应付装置的柔性的柔性触摸面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柔性触摸面板以及使用该柔性触摸面板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柔性触摸面板以及一种使用该柔性触摸面板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柔性触摸面板的结构被改变以防止触摸布线中的裂纹并且改进装置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对于研究了以下部分后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对本发明的实践中习得。本发明的目标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所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所具体实现和广义描述的,一种柔性触摸面板包括:柔性基体基板;第一块阵列,所述第一块阵列包括通过所述柔性基体基板上的多条第一布线和多条第二布线之间的交叉所形成的多个第一块,各个第一块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第二块阵列,所述第二块阵列包括通过所述柔性基体基板上的多条第三布线和多条第四布线之间的交叉所形成的多个第二块,各个第二块被设置在第二方向上;桥电极,所述桥电极在所述第一块阵列的所述相邻的第一块的面对部分处与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交叠;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位于与所述第三布线和所述第四布线相同的层中并且与相邻的第二块的所述第三布线和所述第四布线整体地连接;以及透明封盖电极,所述透明封盖电极在所述第一块阵列的所述相邻的第一块中的每一个中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的至少三个交叉点并且与所述桥电极交叠。
在设置有所述透明封盖电极的区域中,接触孔可以形成在所述桥电极与所述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至少三个交叉点之间,并且所述桥电极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连接到所述至少三个交叉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