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阻尼减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3864.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施云高;高思煜;陈红;徐林森;王容川;孙鹏;李露;冯宝林;赵江海;朱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高强度高阻尼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精密仪器、航空航天设备和高速旋转机械等领域中,为了防止或限制振动对设备带来的危害和影响,需要对设备采取减振措施,减振分为主动减振和被动减振,主动减振是在设计时就考虑消除振源或减少振源的能量或频率,这种减振方式效果较好但是费用昂贵;被动减振有隔振和吸振等方式,其中隔振系统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且针对悬臂件等结构无法采取隔振措施,这样,吸振就成为悬臂件等结构减振的首选方式,吸振是通过对结构施加阻尼吸收系统振动的能量,使振动的振幅迅速衰减,传统的吸振方法是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但是弹性材料存在强度低和弹性模量低的缺点,对强振动工况下悬臂件等结构的减振效果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阻尼减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振装置强度低、弹性模量低和减振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高阻尼减振装置,包括金属基体和橡胶体,所述橡胶体包在所述金属基体的外部,所述金属基体为圆形结构,所述金属基体的外周边缘突出于所述橡胶体,所述金属基体外周边缘设有用于固定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为对称设置在外周边缘的两个连接耳,两个所述连接耳上分别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金属基体上对称设有第一中空孔,所述橡胶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中空孔相匹配的第二中空孔。
优选的,所述金属基体上对称设有若干强化孔,包在所述金属基体两侧的橡胶体通过所述强化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体外周边缘设有圆弧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金属基体外侧包络橡胶体实现,金属基体可以提高减振装置的强度,橡胶体可以保证减振装置的高阻尼,金属基体上开设的连接部方便与连接悬臂结构件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振装置强度低、弹性模量低和减振效果差的问题;另外第一中空孔和第二中空孔降低减振装置的质量,使用更方便安全;金属基体上的强化孔可以使两侧的橡胶体连接起来,增加了橡胶体与金属基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橡胶体上的圆弧凸起可以增大与相邻结构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金属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橡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基体、11强化孔、12连接耳、13连接孔、14第一中空孔,2橡胶体、21第二中空孔、22圆弧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高阻尼减振装置,包括金属基体1和橡胶体2,该橡胶体2可以通过注塑方式包络在金属基体1的外部,该金属基体1为圆形结构,金属基体1的外周边缘突出于橡胶体2并在金属基体1外周边缘设有用于固定的连接部。
具体的,该连接部为对称设置在外周边缘的两个连接耳12,两个连接耳12上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13用于与悬臂结构件连接。
进一步的,在金属基体1上设有若干第一中空孔14,若干第一中空孔14沿金属基体1的中心轴线呈对称布置,减轻整体重量的同时还能保证安装平衡,同时橡胶体2上包络在第一中空孔14外部,在橡胶体2上形成与第一中空孔14相匹配的第二中空孔21,具体的,该第一中空孔1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扇形和方形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该金属基体1上对称设有若干强化孔11,将包在金属基体1两侧的橡胶体2连接在一起,强化了橡胶体2和金属基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橡胶体2不易脱落。
进一步的,在橡胶体2外周边缘设有圆弧凸起22,该圆弧凸起22可以位于金属基体1的一侧也可以位于金属基体1的两侧,在使用该减振装置时,减振装置的一侧通过两个连接耳12与悬臂结构件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圆弧凸起22与相邻的结构件接触连接,增大了与相邻结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减振效果,如在与圆弧凸起22相接触的相邻结构件的表面开设与该圆弧凸起22配合的凹槽,可以进一步提高橡胶体2与相邻结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振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38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自适应减振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曲轴扭转减振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