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2812.0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续乔;高庆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1/16 | 分类号: | B64F1/16;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民航 飞机 一轮 挡单次 作业 自动检测 装置 运行 方法 | ||
1.一种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所述的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安装在传统飞机轮挡(1)上,传统飞机轮挡(1)是由橡胶材料制成且横向截面呈梯形的六面体结构,并且轴向中心处贯通形成有一个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壳体(5)和安装在壳体(5)上的检测系统;所述的壳体(5)为扁平梯形箱体,两个壳体(5)分别安装在传统飞机轮挡(1)的两侧面上,并且中心处设有一个与传统飞机轮挡(1)上中心孔相连通的通孔(4),用于贯穿检测系统上各线缆线束;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综合处理单元(51)、触发检测单元(52)、声光报警单元(53)和供电单元(54),其中:综合处理单元(51)分别与触发检测单元(52)和声光报警单元(53)连接,供电单元(54)分别与综合处理单元(51)、触发检测单元(52)和声光报警单元(5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处理单元(51)主体部分采用嵌入式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检测单元(52)由第一光栅收发器(2)和第二光栅收发器(3)构成,每个收发器均由一组条状发射光栅和一组接收光栅组成,其中第一光栅收发器(2)的两组光栅分别设置在两个壳体(5)的前端斜面上,第二光栅收发器(3)的两组光栅分别设置在两个壳体(5)的后端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光报警单元(53)由扬声器和由发光二极管阵列组成的绿色灯、黄色灯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单元(54)由锂电池及开关型降压稳压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5)的截面尺寸大于传统飞机轮挡(1)的截面尺寸。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步骤1:飞机进场泊位后,机务人员首先需要确认飞机发动机已关闭,转子转速下降到安全状态,然后按标准作业程序利用手或脚在飞机机轮近旁放置安装有本装置的传统飞机轮挡(1),之后利用检测系统上的综合处理单元(51)读取当前触发检测单元(52)中第一光栅收发器(2)和第二光栅收发器(3)的触发时序状态信息,并据此判断这两个收发器是否均被触发,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传统飞机轮挡(1)已入位,带入位自动检测装置的飞机轮挡(1)已在规范距离内且作业的机务维修人员脚部或手已离开传统飞机轮挡(1),进入步骤2,否则进入步骤3;
步骤2:综合处理单元(51)将轮挡入位到位标志位置1,并将该标志位标记信息传送给声光报警单元(53),并控制其上的绿色灯闪亮;
步骤3:综合处理单元(51)将轮挡入位到位标志位置0,并将该标志位标记信息传送给声光报警单元(53),并控制其上的黄色灯闪亮,同时扬声器发出蜂鸣报警声,说明传统飞机轮挡(1)尚未操作到位,即带入位自动检测装置的飞机轮挡(1)未在规范距离内或作业的机务维修人员脚部或手未离开传统飞机轮挡(1),以提示机务人员按规范完成作业,然后转入步骤1,继续读取第一光栅收发器(2)和第二光栅收发器(3)的触发时序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28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失控保护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场物资装卸平台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