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3164.2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7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柯耀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和导光板一体结构;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一表面上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第一侧面上具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连通;灯条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具有槽底,灯条包括,焊板层设置于槽底,焊板层具有端部,端部由第二凹槽伸出,用于连接灯条的驱动电路,焊接层设置于焊板层远离槽底一侧,支架设置于焊接层远离焊板层一侧,支架上固定有LED芯片,支架的碗杯与第一表面形成第三凹槽,封装材料设置于第三凹槽内。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实现了下边框的窄化,同时性能可靠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技术中,显示面板主要分为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两种主流的技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液晶分子两端施加电压,形成能够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进而控制光线的透过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采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当有电流通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时,发光材料就会发光,进而实现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需要有背光模组为显示装置提供光源,现有技术中通常分为侧光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其中,侧光式背光模组由于能够实现显示装置整体厚度的减薄,而成为主流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显示装置的设计方面不断的追求用户流畅的使用体验,同时,也越来越追求用户的感官体验,例如:广视角、高分辨率、窄边框、高屏占比等性能成为各电子显示装置的卖点。
因此,提供一种实现窄边框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解决了实现窄边框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灯条和导光板一体结构;
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一表面上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第一侧面上具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连通,第一方向与第一表面平行;
灯条设置于第一凹槽内;
其中,第一凹槽具有槽底,灯条包括,
焊板层,设置于槽底,焊板层具有端部,端部由第二凹槽伸出,用于连接灯条的驱动电路,
焊接层,设置于焊板层远离槽底一侧,
支架,设置于焊接层远离焊板层一侧,支架上固定有LED芯片,支架的碗杯与第一表面形成第三凹槽,
封装材料,设置于第三凹槽内。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和导光板一体结构;
制作方法包括:
在支架上固定LED芯片,制作LED芯片的焊线;
将支架焊接到焊板层上,制作成半成品灯条,其中,焊板层具有端部,端部用于连接灯条的驱动电路;
将半成品灯条设置于制作导光板的模具内的一侧,采用注塑工艺制作导光板,其中,导光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凹槽,半成品灯条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一侧面具有第二凹槽,焊板层的端部由第二凹槽伸出,支架的碗杯与第一表面形成第三凹槽;
在第三凹槽内设置封装材料。
进一步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飞秒激光实现透明导电氧化物起偏和检偏的方法
- 下一篇:导光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