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聚糖改性树脂及制备方法及其磁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1010.X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8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许驰;张卫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江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49 | 分类号: | C08G63/49;C08K5/526;C08K3/32;C09D167/08;C09D7/61;C09D7/63;C09D5/23 |
代理公司: | 32218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正玉;夏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糖 改性树脂 制备 植物油酸 多元酸 树脂 漆膜 低分子量聚合物 涂料技术领域 醇酸树脂 聚糖分子 溶剂混合 自动氧化 酯化反应 玻璃化 抗氧剂 溶剂 磁漆 干性 双键 无氧 主链 聚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性能聚糖改性树脂及制备方法及其磁漆的制备方法,属于涂料技术领域。高性能聚糖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将植物油酸、多元酸、聚糖、抗氧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后升温到210~220℃进行酯化反应,当反应产物的格式管粘度达到40‑50S,酸值降到7‑12mgKOH/g时反应结束,再次加入溶剂兑稀,即得高性能聚糖改性树脂。本发明在树脂的反应过程中,聚糖加入到醇酸树脂的主链中,一个聚糖分子能够连接更多的植物油酸、多元酸分子,树脂的分子量更大,低分子量聚合物大大减少。通过双键的自动氧化聚合,漆膜的干性、玻璃化温度得到显著提高,漆膜的的硬度、机械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聚糖改性树脂及制备方法及其磁漆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醇酸树脂漆由于具有高丰满度、优良的光泽、柔韧性、附着力等优点,极好的施工性。 在溶剂型涂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极大的份额。本身可制成清漆、磁漆、底漆、腻子 等等,更可与其它材料拼用,如与硝酸纤维素、氯化橡胶、氨基树脂、多异氰酸酯等拼用,制成其它体系涂料。
一般醇酸树脂所用原材料为:植物油或植物油酸、石油化工多元酸(如苯酐、间苯二 甲酸、对苯二甲酸)、石油化工多元醇(如乙二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等。植物油或植物油酸约占50%左右的组成,且其价格相对稳定,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及经济成本考虑都是不错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石化燃料(石油、煤为基础的化工原料)价格大起大落,对企业的发展、 生存有着不小的考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则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用聚糖改性合成醇酸树脂及其磁漆 制备。用聚糖代替石油化工多元醇产品,与植物油酸制备了高性能的聚糖改性醇酸树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性能聚糖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将植物油酸、多元酸、 聚糖、抗氧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后升温到210~220℃进行酯化反应,当反应产物的格式管粘 度达到40-50S,酸值降到7-12mgKOH/g时反应结束,再次加入溶剂兑稀,即得高性能聚 糖改性树脂。
一种高性能聚糖改性树脂,该改性树脂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无氧的环境中将 植物油酸、多元酸、聚糖、抗氧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后升温到210~220℃进行酯化反应,当 反应产物的格式管粘度达到40-50S,酸值降到7-12mgKOH/g时反应结束,再次加入溶剂兑稀,即得高性能聚糖改性树脂。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物油酸、多元酸、聚糖、抗氧剂的重量份数依次为30~60 份、1~15份、10~50份、0.01~1份
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物油酸、多元酸、聚糖、抗氧剂的重量份数依次 为35~45份、2~6份、20~35份、0.01~0.5份。
在一些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溶剂和植物油酸的质量比为2:2~3。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物油酸选自豆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多元酸为顺丁烯二甲酸酐。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聚糖是选自菊粉和淀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聚糖是质量比为2:2~5的菊粉和淀粉。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和次磷酸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溶剂是选自混合烷烃、200号溶剂和脱芳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上述的高性能聚糖改性树脂作基料制成的高性能醇酸磁漆,该磁漆的组成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江涂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江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