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的舌象分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26169.4 申请日: 2017-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7977671B 公开(公告)日: 2021-10-26
发明(设计)人: 王丽冉;汤一平;何霞;陈朋;袁公萍;金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K9/62 分类号: G06K9/62;G06K9/32;G06N3/08
代理公司: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代理人: 王利强
地址: 310014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任务 卷积 神经网络 分类 方法
【说明书】:

一种基于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的舌象分类方法,包括对采集到的舌象进行一系列预处理的图像操作、用于舌整体特征提取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对舌面标签进行检测的感兴趣区域定位网络、用于深度学习和训练识别的多任务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对舌象舌色、苔色、苔质的厚薄、腐腻、润燥属性的标签分类。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对舌象舌色、苔色、苔质的厚薄、腐腻、润燥等多个属性进行同时识别的多分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方法,具体涉及中医舌诊、移动互联网、数据库管理、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深度学习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在舌象自动分析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舌诊是中医临床最直接、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众多医家的推崇,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舌象包含着人体丰富的生理和病理信息,通过对患者舌面苔迹、舌质相关属性,包括颜色、形态等进行观察,从而判断疾病所在,进行辨证论治,这对中医用药及判断疾病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长期以来,由于舌诊结果完全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诊断信息的正确与否受到医生的经验积累、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舌诊缺乏客观的诊断方法与标准,且大多数舌象诊断经验不易于传授和保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舌诊的发展。因此,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中医诊疗与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对舌象进行定量分析,实现舌诊的客观化、标准化和定量化成为中医舌诊发展的必经之路。

颜色是舌诊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舌图像的分析过程中,舌色和苔色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诊断信息,因此关于舌像颜色的研究较多。除舌色和苔色外,纹理的识别也对后续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也有些研究者关注舌面裂纹和齿痕,苔质厚薄、腐腻等的识别和分析。一张舌象同时包含颜色、纹理等多种属性信息,颜色可细分为舌色、苔色,纹理可细分为裂纹、齿痕等。因此舌象属于多标签数据,舌象分类属于多分类问题。

(1)舌质的颜色。淡红舌反映出人体气血调和,心气充足,多见于正常健康人,也见于外感病初期,病情较轻。淡白舌多见于气虚证、血虚证和实寒证。较正常舌色红,呈鲜红色谓之红舌。舌色较红舌颜色更深或暗红,谓之绛舌。二者皆主热证。全舌均匀呈现紫色,或局部有青紫色斑点,谓之青舌,主气血运行不畅,癖滞。舌质色紫者,谓之紫舌,由气血壅滞,运行不畅所致。

(2)舌苔的颜色。白苔为正常舌苔,病多主寒证,表证,湿证。黄苔,有淡黄、深黄、焦黄之分,无论哪种都主热证,里证。苔色愈黄,说明热邪愈甚。淡黄苔为轻热,深黄苔为热甚,焦黄苔为热极。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黄苔转化而来。黑苔多在久病或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主热极或寒盛。但无论寒热均属重证,黑色越深,病情越重。

(3)舌苔的质地。苔质颗粒细腻致密,均匀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脱,称为腻苔。且有粘腻、滑腻、垢腻、燥腻之分。苔质颗粒粗大,质地疏松,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不去,称为腐苔。

(4)舌苔的厚度。舌苔厚与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作为衡量标准,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称为薄苔,也叫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者,称为厚苔,又叫不见底苔。舌苔厚薄反映邪正的盛衰和病位的深浅,主表证和里证。

(5)舌形。包括老嫩、胖瘦、肿胀、点刺、裂纹等。

以上各个舌象特征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体生理与病理的变化。中医在观察舌象时,往往是对多个特征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然后得到相应的结论。

申请号为CN02103795.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类支持向量机的中医舌色、苔色、舌苔厚度分析方法。该方法是由数码相机进行图象采集,并通过USB接口将图象输人到计算机处理器中,在处理器中将舌体区域从舌图象中分割出来,还依次包括下述步骤:在进行分级聚类分析生成聚类树并调整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聚类树的支持向量机(CTSYM)方法进行舌体区域像素识别,并把舌体区像素识别的类别数设为15种;将舌面分为五个区域,统计各区中数量最多的像素类别,及各种类型的象素数;进行舌色描述;进行舌苔色描述;进行舌苔厚定量分析和描述;最后采用文字和伪彩色图显示分析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6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