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锁齿轮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0676.7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0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基;芮祥;张曾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04 | 分类号: | F16H1/04;F16H55/10;F16H55/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9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锁齿轮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智能手表日渐流行。该手表无论是机芯结构还是成品手表均趋于模块化。机芯分为机械和电子两个模块。其中机械模块由步进电机和齿轮传动系统两部分组成,简称齿轮箱。齿轮箱由步进电机接收电子模块输出的电信号,通过电磁转换产生机械能,然后带动齿轮机构实现减速传动。齿轮箱中包含直接驱动指针转动的齿轮组。为了满足多功能需求,一只成品智能手表往往要多个齿轮箱组合才能实现。这就使得手表面积增大,指针随之加长,指针的偏心力矩增大,因此造成滑针现象,而滑针则会导致手表的走时误差,导致手表给佩戴者显示不精确的时间。在使用过程中,佩戴者外加的惯性力和随机震动,则会加剧这种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消除手表齿轮箱中的滑针现象,避免走时误差的自锁齿轮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齿轮组,包括龆轮、及与所述龆轮啮合的轮片;所述龆轮及所述轮片的模数均为m,m的大小为0.05~0.1;所述龆轮及所述轮片的齿厚系数均为S*;所述龆轮、所述轮片的齿数分别为Z1、Z2;所述龆轮、所述轮片的分度圆半径分别为R1、R2;所述龆轮、所述轮片的中心圆半径系数分别为ΔRZ1、ΔRZ2;所述龆轮、所述轮片的中心圆半径调整系数分别为C1、C2;所述龆轮、所述轮片的齿顶圆弧系数分别为ρ*1、ρ*2;所述龆轮、所述轮片的齿顶圆弧调整系数分别为Q1、Q2;所述轮片的齿顶高系数为h*;所述龆轮的分度圆半径R1由式(1)确定:
所述龆轮的中心圆半径RZ1由式(2)确定:
RZ1=C1·(R1-ΔRZ1·m)(2)
所述龆轮的齿顶圆弧半径为ρ1由式(3)确定:
ρ1=Q1·ρ*1·m(3)
所述轮片的分度圆半径R2由式(4)确定:
所述轮片的中心圆半径RZ2由式(5)确定:
RZ2=C2·(R2-ΔRZ2·m)(5)
所述轮片的齿顶圆弧半径ρ2由式(6)确定:
ρ2=Q2·ρ*2·m(6)
所述龆轮与所述轮片的中心距A由式(7)确定:
本发明的自锁齿轮组通过调整龆轮及轮片的齿数、模数、中心圆半径、齿顶圆弧半径,令自锁齿轮组在减速传动时能实现灵活传动,在增速传动实现自锁,避免了手表指针的走时误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龆轮的齿厚S1由式(8)确定:
S1=S*·m(8)
所述龆轮的圆心到其齿顶圆弧中心的连线与龆轮的Y轴的夹角β1由式(9)确定:
所述龆轮的齿顶圆半径Ra1由式(10)确定:
所述龆轮的齿根圆半径Rg1由式(11)确定:
Rg1=R2-(Ra1-R1)-0.4·m(11)
所述轮片的齿厚S2由式(12)确定:
S2=S*·m(12)
所述轮片的圆心到其齿顶圆弧中心的连线与所述轮片的Y轴的夹角β2由式(13)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