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和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9212.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迈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1/053 | 分类号: | H01L41/053;H01L41/2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116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滤波器 封装 结构 制作 工艺 | ||
1.一种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晶圆作为基体(1),先在基体(1)正面沉积绝缘层(2),然后在基体(1)正面的绝缘层(2)上沉积压电材料(3);接着在压电材料(3)上制作输入输出端口(4);
步骤S2,在基体(1)正面采用粘胶(5)将输入输出端口(4)覆盖,各处的粘胶(5)厚度一致;
将盖板(6)键合至基体(1)正面,盖板(6)压在粘胶(5)之上;盖板(6)与基体(1)正面的压电材料(3)之间形成空腔(7);然后将基体(1)减薄到所需厚度;
步骤S3,在基体(1)背面输入输出端口(4)的下方刻蚀斜坡(8),形成漏斗形开口(801);
步骤S4,通过所述漏斗形开口(801),对基体(1)正面的绝缘层(2)和压电材料(3)进行刻蚀,形成通到输入输出端口(4)的盲孔(9);
步骤S5,先在盲孔(9)侧壁、斜坡(8)上和基体(1)背面沉积绝缘层(2)和种子层,然后电镀金属线路(10);金属线路(10)连接基体(1)正面的输入输出端口(4),并通过斜坡(8)延伸至基体(1)背面;
然后在盲孔(9)中、斜坡(8)上和基体(1)背面制作覆盖金属线路(10)的背面钝化层(11);
并在基体(1)背面的背面钝化层(11)上形成开口,开口处制作与金属线路(10)连接的封装电连接单元(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输入输出端口(4)采用电镀、或溅射、或印刷工艺制作,材料为金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盖板(6)材料为玻璃、陶瓷、硅或者金属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S5之后还包括:
步骤S6,最后将晶圆基体切割成单个声表面滤波器;切割时,保持输入输出端口(4)外侧的边缘被粘胶(5)覆盖。
5.一种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
基体(1)的正面设有绝缘层(2),基体(1)正面的绝缘层(2)上沉积有压电材料(3);在压电材料(3)上制作有输入输出端口(4);输入输出端口(4)被基体(1)正面设置的粘胶(5)包覆;盖板(6)键合至基体(1)正面,盖板(6)压在粘胶(5)之上;盖板(6)与基体(1)正面的压电材料(3)之间形成空腔(7);
基体(1)的背面形成有斜坡(8),且形成通到输入输出端口(4)的盲孔(9);在盲孔(9)侧壁、斜坡(8)上和基体(1)背面沉积有绝缘层(2)和种子层;在种子层上电镀有金属线路(10),金属线路(10)连接基体(1)正面的输入输出端口(4),并通过斜坡(8)延伸至基体(1)背面;
在盲孔(9)中、斜坡(8)上和基体(1)背面制作有覆盖金属线路(10)的背面钝化层(11);
并在基体(1)背面的背面钝化层(11)上形成开口,开口处制作与金属线路(10)连接的封装电连接单元(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处的粘胶(5)厚度一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盖板(6)材料为玻璃、陶瓷、硅或者金属材料。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封装电连接单元(12)采用焊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迈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迈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2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展开收合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光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