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基因及其在制备肺炎疫苗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6027.X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8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菊;文良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12N15/66;A61K39/116;A61K39/09;A61K39/0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肺炎支原体 免疫原性 融合基因 制备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疫苗 亚单位疫苗 肺炎疫苗 基因融合 基因资源 免疫活性 免疫作用 灭活疫苗 融合表达 弱毒疫苗 优势抗原 表达量 常规的 溶血素 亚单位 小鼠 研发 蛋白 基因 观察 应用 | ||
本发明融合表达了肺炎支原体P1和P30的优势抗原区域P1a‑P30a,并利用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的基因与肺炎支原体P1和P30的部分基因融合表达PLY‑P1a‑P30a,PLY‑P1a‑P30a蛋白的免疫原性显著高于P1a‑P30a的免疫原性,不仅增强了肺炎支原体亚单位P1a‑P30a的免疫原性,而且具有肺炎链球菌的免疫作用,对小鼠无临床观察的毒性。融合基因PLY‑P1a‑P30a是成本较低的基因资源,PLY‑P1a‑P30a融合基因的亚单位疫苗表达量高,易于纯化和制备,可在‑80℃保持2年以上的稳定性和免疫活性,与常规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相比制备成本显著降低,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肺炎链球菌与肺炎支原体基因的融合基因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肺炎链球菌溶血素及其作为免疫增强剂的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肺炎是发生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般由上呼吸道感染后未能得到彻底治疗或患者免疫力低下,引起炎症下行扩散所致。WHO统计数据显示(GURGEL R Q,BEZERRA P G,DUARTE MDO C,et al.Relative frequency,possible risk factors,viral codetection rates,and seasonality of 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 among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Northeastern Brazil[J].Medicine(Baltimore),2016,95(15):e3090.),近年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已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位居第2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儿童和老年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全球每年因肺炎死亡的儿童约190万~220万(陆兰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4):268-269)。人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腮腺炎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SONG Q,XU B P,SHEN K L.Effects of bacterial andviral co-infection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children:analysis report from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between2010and 2014[J].Int J Clin Exp Med,2015,8(9):15666-15674),而大多数病毒已经有相应的疫苗,但截至目前,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疫苗仍处于研究阶段。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已有越来越多耐药菌株产生,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SAKAI T,ISHIDA T,ARITA M,etal.A study on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a community hospital[J].Kansenshogaku Zasshi,2015,89(4):458-464)。因此,研发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的疫苗对预防和控制肺炎有很重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