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子杂交仪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5606.2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3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吾科;韦亨勇;刘毅聪;李丽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00;C12Q1/68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杂交 及其 使用方法 | ||
1.分子杂交仪,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上设有吸头放置部、样本放置部、反应部、操控机械手及机械手移动驱动机构,
所述吸头放置部具有多个吸头放置腔;
所述样本放置部具有多个样品放置腔;
所述反应部具有旋转仓及反应仓,所述旋转仓转动设置于机架本体中,所述旋转仓具有安置腔,所述反应仓设于安置腔中,所述反应仓具有反应腔;
所述操控机械手上设有吸头操作机构、加液排液操作机构及操控机构,所述吸头操作机构、加液排液操作机构与操控机构连接;
所述操控机械手具有装吸头工位、吸取样本液工位、注射样本液工位及加液排液工位,所述装吸头工位与吸头放置部相对应;所述吸取样本液工位与样本放置部相对应;所述注射样本液工位、加液排液工位与反应部相对应;所述机械手移动驱动机构与操控机械手驱动连接,驱动操控机械手移动至各工位;
所述机架本体上设有安装凹位,所述机架本体内设有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仓的两相对侧的外端部上分别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仓设于机架本体的安装凹位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旋转仓的旋转轴周向连接;
所述加液排液操作机构包括升降导向板、加液排液管、气压平衡管、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
所述加液排液管、气压平衡管有多组;多个加液排液管设于所述升降导向板上,所述升降导向板上对应设有多个穿孔,多个气压平衡管对应穿过升降导向板上的穿孔;所述第一限位板设于气压平衡管的上部,所述第二限位板设于气压平衡管的下部,且气压平衡管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板;所述升降导向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高度差小于所述反应腔的高度;
所述操控机构包括第二竖向平移驱动机构及加液排液控制机构,所述第二竖向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导向板作升降运动;所述加液排液控制机构与加液排液管连接,操控其加液排液;所述升降导向板作升降运动时,推动所述第一限位板或第二限位板,带动气压平衡管作升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子杂交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本体上还设有废品收集部,所述废品收集部具有废品收集腔;所述操控机械手还具有卸吸头工位,所述卸吸头工位与废品收集部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子杂交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仓包括有多个并行设置的单元仓,每个单元仓具有独立的所述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为竖向设置,所述反应仓的上部设有多组弹性的注入口及气压平衡口,所述注入口及气压平衡口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封闭状态,每个单元仓对应一组弹性的注入口及气压平衡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分子杂交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仓的其中一侧上设有防反凸起,所述旋转仓仓壁的其中一侧上设有防反凹部,所述防反凸起与防反凹部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分子杂交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仓包括仓主体及仓盖,所述仓盖盖设于仓主体上,所述仓主体具有所述多个并行设置的单元仓,所述多组弹性的注入口及气压平衡口设于所述仓盖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分子杂交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仓具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每个单元仓的第一侧部位于同一侧,每个单元仓的第二侧部位于同一侧;
所述单元仓分为第一单元仓、第二单元仓、…、第n单元仓,第一单元仓、第二单元仓通过第二侧部相连,第二单元仓、第三单元仓通过第一侧部相连,第三单元仓、第四单元仓通过第二侧部相连,依次类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分子杂交仪,其特征在于,
第一单元仓、第二单元仓的相对侧部上分别设有对应的撕裂部,该撕裂部靠近第一单元仓、第二单元仓的第一侧部设置,且第一单元仓、第二单元仓上的撕裂部相连接;
第二单元仓、第三单元仓的相对侧部上分别设有对应的撕裂部,该撕裂部靠近第二单元仓、第三单元仓的第二侧部设置,且第二单元仓、第三单元仓上的撕裂部相连接;
第三单元仓、第四单元仓的相对侧部上分别设有对应的撕裂部,该撕裂部靠近第三单元仓、第四单元仓的第一侧部设置,且第三单元仓、第四单元仓上的撕裂部相连接;
依次类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6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物料的有氧发酵工艺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生物菌培养机及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