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暖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3301.8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钟俊杰;王峰;王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保暖 纺纱工艺 混纺纱线 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 莫代尔纤维 并条工序 粗纱工序 基本功能 络筒工序 梳棉工序 细纱工序 纤维混纺 重量比 纺纱 可用 清花 袜子 内衣 制作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暖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它由重量比为25%‑45%的聚丙烯腈纤维,55%‑75%的莫代尔纤维混纺为6‑21tex的纱线。其纺纱过程依次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该混纺纱线由两种纤维混纺而成,通过合理安排每种纤维的重量比例来突出每种纤维所具有的特性,集两种纤维的优点于一体,既保持纱线的基本功能,又保证保暖。该混纺纱线可用于内衣、袜子等的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保暖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舒适度、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秋冬季节,人们对贴身穿着的防寒内衣也提出了轻便防寒保暖速干的需求,然后传统的保暖防寒内衣存在以下问题:棉质面料,吸湿性较好、透气性较差、无法速干,出汗后会贴在身上,且质地较硬,保暖性不好;羊毛材质的面料,其吸湿性和保暖性均较好,但是定型性差,耐磨性差,面料强度不够,且造价较高;麻类面料虽然透气性和吸湿性均较好,但其光滑度较差,贴身感觉较为粗糙。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将聚丙烯腈纤维与莫代尔纤维进行合理搭配,使两种纤维相互交融,在兼顾服装舒适性的同时使其具有保暖特性,有助于人体健康,用于制作内衣、袜子等。本专利所开发的混纺纱属于保暖纱线。
腈纶在我国的商品名是是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腈,是由单体的丙烯腈经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得到高分子材料。聚丙烯腈为白色粉末状,密度为1.14-1.15g/cm。常压下,220-300℃时会软化分解。纯聚丙烯腈性脆硬,染色性很差。聚丙烯腈纤维引入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后,会改善染色性能。腈纶有“人造羊毛”之称,具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根据不同的用途的要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其纺织品被广泛地用于服装、装饰、产业等领域。
莫代尔纤维是一种高湿模量的纤维素再生纤维,该纤维的原料采用云杉、榉木制成木浆粕,通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加工成纤维,该纤维原料全部为天然材料,对人体无害,并能够自然分解,对环境无害。用莫代尔纤维制造的服装产品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和优良的吸湿性,是内衣等贴身产品的上好选择。
因此,通过合理安排聚丙烯腈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两种纤维的重量比例,采用合理的纺纱流程,使纺制的纱线既保持纱线的基本功能,又保证保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纱线及其纺纱工艺,该混纺纱线具有保暖功能,用于内衣、袜子等的制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保暖纱线,采用聚丙烯腈纤维与莫代尔纤维进行混纺。所述聚丙烯腈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混纺比为:聚丙烯腈纤维含量(25%-45%,莫代尔纺织纤维含量55%-75%,混纺成6-21tex的保暖混纺纱。
该保暖混纺纱在棉纺设备上按照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的加工工序流程纺制,其混纺工序步骤如下:
清花工序:为使两种纤维混合均匀,按混纺比将混纺纤维均匀排列在抓棉盘中,并送入棉箱混棉机,混纺纤维经抓棉机抓入进行开松;
梳棉工序:由于两种纤维长度整齐度不一,在工序配置上采用轻定量、低速度、高锡刺比、降低道夫速度、中隔距的工艺原则。
并条工序:由于莫代尔纤维抱合力差,所以并条工序以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降低质量不匀为重点,采用三道混并,8根并合,适当加大牵伸倍数,有利于纤维的平行伸直和降低毛粒含量,适当控制末并定量和出条速度,以减少罗拉和胶辊缠绕现象。
粗纱工序:由于两种纤维混纺,条子中各纤维抱合力差异大,条子不均匀,为减少断头,应降低车速;适当降低牵伸倍数和粗纱定量,以减少细纱牵伸倍数,可有利于毛羽减少和提高条干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3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