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型聚氨酯软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11873.2 | 申请日: | 201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明;孙吉;李铁虎;吴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川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K5/3492;C08K7/24;C08J9/08;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 地址: | 3144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型聚氨酯软泡,按照重量份数计,其配方为:聚醚多元醇100份,三聚氰胺7.5份,膨胀石墨3份,水2~2.6份,胺类催化剂0.2~0.4份,有机锡催化剂0.2~0.4份,表面活性剂1.0~3.0份,异氰酸酯40~45份。使用7.5份三聚氰胺/3份膨胀石墨复合协效阻燃剂,可替代12份卤代磷酸酯阻燃剂达到相同的阻燃性能,在阻燃过程中,不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雾,从而实现绿色、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软泡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阻燃型聚氨酯软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软泡因其低密度、多孔结构,极易燃烧,通常添加卤代磷酸酯类阻燃剂来达到自熄的要求。但是卤代磷酸酯在使用中有较大的缺陷:1,由于磷酸酯类阻燃剂的分子量较小,在成品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不断迁移逸出,部分磷酸酯已被证实有致癌性和致畸性,对成品的使用环境造成二次污染。2,软泡在阻燃过程中,卤代磷酸酯受热分解,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雾,容易导致烟气中毒而伤亡。随着阻燃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阻燃低烟低毒的聚氨酯软泡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单斜结晶或白色粉末,熔点354℃,升华温度300℃,在受热时分解释放出不燃性气体,使泡沫具有阻燃性。
膨胀石墨是一种天然石墨经过特殊处理后得到的石墨层间化合物,其具有纳米级复合材料结构,在受到200℃以上高温时,石墨开始膨胀,并在1100℃时达到最大体积。
上述两种阻燃剂均为固体粉末,常温下性质稳定,不易迁移;对成品海绵的VOC没有不良影响;在阻燃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小,烟气毒性低,属于高效低毒的阻燃剂。将这两种阻燃剂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海绵中会产生协效作用,以得到更好阻燃性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阻燃型聚氨酯软泡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阻燃特性,更好的稳定性,设计一种利用三聚氰胺-膨胀石墨协效阻燃的聚氨酯软泡一步法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阻燃型聚氨酯软泡,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其配方为:
聚醚多元醇100份,
三聚氰胺7.5份,
膨胀石墨3份,
水2~2.6份,
胺类催化剂0.2~0.4份,
有机锡催化剂0.2~0.4份,
表面活性剂1.0~3.0份,
异氰酸酯40~45份。
其中,聚氨酯软泡的NCO指数108%~115%。
其中,固体添加量为海绵质量的5%~15%。
其中三聚氰胺-膨胀石墨的添加比例为2.5:1,与聚醚多元醇预混的比例为固:液=7:2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阻燃型聚氨酯软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阻燃剂:按照配方将所述原料准备好,使用7.5份三聚氰胺/3份膨胀石墨进行混合,得到复合协效阻燃剂;
(2)预混合:使用30份聚醚多元醇,与7.5份三聚氰胺/3份膨胀石墨组成的复合协效阻燃剂进行预混,搅拌均匀,将预混物作为一个单独的组分;
(3)搅拌乳白:按配方的计量将预混物与其余混料输送到混合设备进行混合,机头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快速倒入模具中,观察其由半透明变至全浑浊、发白的粘稠液体;
(4)凝胶:观察上升的泡沫体停止增长,并有大量气泡从表皮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川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川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1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