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长链非编码RNA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6075.0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婧;卢曾军;刘在新;孙普;曹轶梅;甘利鹏;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31/7105;A61K48/00;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繁殖 呼吸 综合征 病毒 长链非 编码 rna | ||
本发明属于禽畜医药领域,提供了一种抑制PRRSV病毒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敲低试验表明,敲低猪肺泡巨噬细胞中本发明所述的lncRNA后,PRRSV病毒的复制水平相对于未敲低的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即本发明提供的lncRNA具有抑制PRRSV病毒复制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禽畜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长链非编码RNA。
背景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被称为蓝耳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疫病。该病临床表现为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疾病。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PRRSV)引起的一种极性高致死性疾病。感染后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典型特点。
PRRSV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5kb,病毒变异频率很高。2006年,我国爆发了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后证实该病是由一种变异的高致病性PRRSV(HP-PRRSV)毒株引发的,变异株与传统毒株(PRRS)相比在NSP2蛋白有一个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的缺失。PRRSV主要感染肺泡巨噬细胞(PAM)、成熟单核细胞、小胶质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其感染后不能有效的引起宿主免疫应答,病毒特异性的中和抗体水平应答低,I型干扰素的产生被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抑制性细胞因子过度分泌,造成免疫抑制状态。传统灭活和弱毒疫苗不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作用,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抗病毒策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PRRSV病毒复制的lncRNA,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lncRNA在制备预防或治疗PRRSV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PRRSV病毒的lncRNA,所述lncRNA为LNC_000397,所述LNC_00039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的,用于扩增所述lncRNA的引物对为: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lncRNA在制备抗PRRSV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PRRSV病毒的lncRNA,所述lncRNA为LNC_000397,所述LNC_00039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敲低试验表明,敲低猪肺泡巨噬细胞中本发明所述lncRNA后,PRRSV病毒的复制水平相对于未敲低的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即本发明提供的lncRNA具有抑制PRRSV病毒复制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lncRNA序列,可用于制备出具有抑制PRRSV病毒复制的抗病毒药物,用于高致病性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病的预防或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GSWW组、VR2332组与Mock组相比LNC_000397的FPKM值差异倍数;
图2为RT-QPCR检测GSWW组、VR2332组与Mock组比较LNC_000397表达水平差异倍数;
图3为RT-QPCR检测靶向LNC_000397的siRNA在PAM细胞中的敲低效率,阴性对照siRNA,内参为GAPDH;
图4为RT-QPCR检测PAM细胞中LNC_000397敲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RRSV的复制水平,内参为GAPDH。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元件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