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安全带监测控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5327.0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3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勇;梁志超;孔令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B60K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ECU 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 感应装置 车速 监测 车速传感器 安全信号 发送 汽车安全驾驶 语音提醒装置 财产安全 汽车行驶 人员生命 数值对比 正常行驶 警示灯 卷轴器 人性化 使用率 带扣 锁舌 车主 判定 行车 汽车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监测控速方法。一种汽车安全带监测控速方法,其中包括与汽车ECU连接的车速传感器、语音提醒装置、警示灯和感应装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安全带的卷轴器旋转或锁舌插入带扣后,感应装置工作并发送安全信号至汽车ECU,汽车正常行驶,当汽车ECU未接收到感应装置发送的安全信号时,车速传感器将发送当前车速数值至汽车ECU,汽车ECU将车速数值对比判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安全带监测控速方法能够将车速始终控制在100km/h以内,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保护驾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与强制使用安全带,否则无法行车相比,显得更为人性化,更易被广大车主所接受。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监测控速方法。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作为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安全气囊不断被普及日趋智能化,但安全带仍然是迄今为止保护车内驾乘人员安全的最为有效的装置,并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在保证乘员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翻滚时,安全带对事故死亡率的降低程度分别达到57%、44%和80%,未系安全带驾乘人员碰撞事故中被弹出车外的可能性比使用安全带的驾乘人员高10倍。《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好安全带,但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却并不理想,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但安全带使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原因主要是安全意识的淡漠以及过度在意佩戴安全带时的不适感觉,因此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的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也有一些具有提醒功能的车用安全带,如公告号为:CN102407825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语音安全带,在汽车坐垫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在汽车安全带的安全扣上安装开关,满足设置的压力条件时传感器接通语音提示:“请系好安全带”,扣好安全带时压力传感器的开关断开。该语音安全带只通过语音提示来强调安全带的重要性,提醒车内乘员系好安全带,在实际使用中效果非常有限,在高速驾驶甚至飙车时,仍可不系安全带而正常驾驶汽车,存在驾驶安全隐患。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具有提醒功能的车用安全带所存在的安全带使用效果有限,安全带使用率低,仍然存在驾驶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带使用效果较好,安全带使用率低,行车安全性较高的汽车安全带监测控速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汽车安全带监测控速方法,其中包括汽车ECU和车速传感器,其还包括语音提醒装置和设置在安全带带扣中的感应装置,车速传感器、语音提醒装置和感应装置均与汽车ECU电连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安全带的卷轴器旋转或锁舌插入带扣后,感应装置工作并发送安全信号至汽车ECU,汽车正常行驶,当汽车ECU未接收到感应装置发送的安全信号时,车速传感器将发送当前车速数值至汽车ECU,汽车ECU将车速数值作如下对比判定:
a)当车速小于40km/h时,汽车正常行驶;
b)当车速位于40~60km/h时,汽车ECU发送指令至语音提醒装置,语音提醒装置接收指令后,发出报警音,提醒驾乘人员系好安全带;
c)当车速位于60~80km/h时,汽车ECU控制发动机转速,将车速上限限制在不大于100km/h,并且汽车ECU发送指令至语音提醒装置,语音提醒装置接收指令后,发出人声语音告知驾乘人员已将车速限制,并提醒驾乘人员系好安全带;
d)当车速位于80~100km/h时,汽车ECU控制发动机转速,将车速逐步减小至20km/h,并发送指令至语音提醒装置,发出人声语音告知驾乘人员已将车速减小。
e)以上a、b、c、d任意一个步骤中,汽车ECU若接收到感应装置发送的安全信号,则取消后续车速数值判定步骤,汽车正常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5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腿碰撞支撑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车辆、车辆安全系统和车辆安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