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侧碰形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4862.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容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H02K9/06;H02K9/19;H02K5/18;H02K11/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80 | 代理人: | 商旭东,杨斌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侧碰形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抗侧碰形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汽车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够有效地进行侧碰防护,使得车辆产生侧碰撞时只能通过车架的变形溃缩来实现吸能,而车架的变形容易伤害到乘;电机的散热都是通过在在电机轴上连接散热风扇来进行风冷的,故散热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抗侧碰形电动汽车,解决了现有的汽车侧碰时通过车身溃缩吸能而导致的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驱动电机能够气液同时进行散热的抗侧碰形电动汽车,解决了现有的电机散热效果欠佳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抗侧碰形电动汽车,包括车轮和支撑在车轮上的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根纵向保险杠和若干沿前后方向分布的位于两根纵向保险杠之间的横圆柱梁,所述横圆柱梁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碰撞消能机构,所述碰撞消能机构包括设置在横圆柱梁内的第一横向缸体、位于第一横向缸体一端内的第一活塞和连接在第一活塞一侧上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有伸出所述横圆柱梁端面的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缸同所述纵向保险杠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横向缸体的另一端设有气孔,所述气孔内连接有当所述第一横向缸体内的气压上升到设定值时被第一横向缸体内的气体压出的密封塞,所述2根纵向保险杠位于车架的左右两侧。当受到侧碰撞时则首先受到碰撞的为纵向保险杠,纵向保险杠通过连接架驱动第一活塞压缩第一横向缸体内的气体起到吸能的作用,随着第一横向缸体内的压力的升高,流体将密封塞冲开,流体从气孔中流出而实现吸能,从而实现侧碰吸能。通过设置气孔且连接上密封塞,能够提高碰撞吸能效果,如果不设置密封塞,则碰撞吸能效果会减弱较多。
作为优选,所述碰撞消能机构还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横向缸体,第二横向缸体内表面设有第二横向缸体部摩擦层,所述连接架还包括连接盘和将连接盘同第一活塞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在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同所述连接盘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盘的周面上设有连接盘部摩擦层,所述连接盘通过连接盘部摩擦层和第二横向缸体部摩擦层滑动抵接在一起而连接在所述第二横向缸体内。本技术方案使得除了压缩气体和进行气体喷射吸能外,还同步进行摩擦吸能,能够使得纵向保险杠横向移动较小的距离而吸收较多的碰撞能量,使得在保持车身外观宽度尺寸和碰撞吸能效果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车身的承载空间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碰撞消能机构还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三横向缸体,第三横向缸体内表面设有第三横向缸体部摩擦层,所述第二活塞的周面上设有第三活塞部摩擦层,所述第二活塞通过第三活塞部摩擦层同第三横向缸体部摩擦层滑动滑动抵接在一起而连接在所述第三横向缸体内,所述第二活塞通过第三驱动杆同所述连接盘连接在一起。能够在纵向保险杠的横向移动距离不变的前提销吸收较多的碰撞能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向缸体环绕在第三横向缸体外部。能够提高制作布局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横圆柱梁内滑动密封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内部空间构成两个所述第三横向缸体,所述圆管的两端和横圆柱梁之间围成两个所述第一横向缸体。当一侧产生碰撞而导致该侧的第一活塞移动时圆管也会产生移动,使得另一侧的碰撞消能机构也参与摩擦吸能;从而起到提高摩擦吸能效果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塞包括圆筒和封盖在圆筒的外端的端壁,所述圆筒的内周面设有引导所述圆筒转动的叶片,所述横圆柱梁还转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连接有环形刀片,所述环形刀片和连接套之间形成限位部,所述刀片设有用于将所述端壁从所述圆筒上切下的环形刃口。当密封塞产生喷出时会朝向环形刀片移动,环形刀片的刃口将密封塞的端壁切断使得流体经密封塞内部流出且密封塞同限位部抵接在一起,流体流出过程中在叶片的作用下使得密封塞和环形刀片一起产生旋转而起到吸能即消耗能量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杆同所述纵向保险杠通过纵向销铰接在一起,所述纵向保险杠的下端设有侧挡板、上端设有若干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通过拉索他车架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当碰撞点位于纵向销的下方时,能够使得纵向保险杠产生以纵向销为轴的转动,便于碰撞物体钻入车的底下而将车子托起且朝向碰撞物体上倾斜、起到降低对乘员的伤害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杆同所述纵向保险杠通过圆柱面配合抵接在一起,所述圆柱面同所述纵向销同轴。既能够包装可靠的转动,还能够避免纵向销被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容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容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4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