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3828.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锋;李瑜华;杨瑞强;张明涛;许智;杨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a 频段 天线 相位 标定 试验装置 | ||
1.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功分网络(1)、测角天线单元(2)和连接装置(3);一体化功分网络(1)包括四个3dB功分器(101)、一个4.77dB功分器(102)、六个内置耦合器(103)、E面弯波导(104)、H面弯波导(105)、内置负载(106)、外接匹配负载(107)、第一盖板(108)和第二盖板(109);四个3dB功分器(101)、一个4.77dB功分器(102)、六个内置耦合器(103)通过E面弯波导(104)和H面弯波导(105)一体连接形成一个七端口部件,其中一个端口为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输入口,其余六个端口为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输出口,六路输出口中的五路输出口与测角天线单元(2)连接,剩余一路输出口与外接匹配负载(107)连接,测角天线单元(2)与被测天线单元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每个隔离端口均设有内置负载(106),一体化功分网络(1)通过第一盖板(108)和第二盖板(109)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均为BJ320波导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角天线单元(2)与被测天线单元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为圆波导,连接装置(3)的口径与测角天线单元(2)的口径相同,连接装置(3)的长度不小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B功分器(101)为波导型四分支线四端口网络,3dB功分器(101)主路和3dB功分器(101)耦合路的截面参数均设为3.556mm×7.112mm,3dB功分器(101)主路和3dB功分器(101)耦合路的中心间距设为5.556mm,3dB功分器(101)四分支线截面参数分别设为1.4mm×7.112mm、1.9mm×7.112mm、1.9mm×7.112mm、1.4mm×7.112mm,3dB功分器(101)四分支线中心间距分别设为3.9mm、4.5mm、3.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4.77dB功分器(102)为波导型四分支线四端口网络,4.77dB功分器(102)主路和4.77dB功分器(102)耦合路的截面参数均设为3.556mm×7.112mm,4.77dB功分器(102)主路和4.77dB功分器(102)耦合路的中心间距设为5.556mm,4.77dB功分器(102)四分支线截面参数分别设为1.1mm×7.112mm、1.4mm×7.112mm、1.4mm×7.112mm、1.1mm×7.112mm,4.77dB功分器(102)四分支线中心间距分别设为3.65mm、3.4mm、3.6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耦合器(103)为波导型四分支线四端口网络,内置耦合器(103)主路和内置耦合器(103)耦合路的截面参数均设为3.556mm×7.112mm,内置耦合器(103)主路和内置耦合器(103)耦合路的中心间距设为5.556mm,内置耦合器(103)四分支线截面参数均设为2.6mm×2.6mm,内置耦合器(103)四分支线中心间距均设为4.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面弯波导(104)切角参数设为2.8mm×2.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面弯波导(105)切角参数设为4.6mm×4.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负载(106)采用双尖劈结构,内置负载(106)的高度设为11mm,内置负载(106)尖劈部分高度设为6mm,尖劈上、下截面参数分别设为0.5mm×0.5mm和2.6mm×2.6mm,两个尖劈中心间距设为3.556mm;内置负载(106)底座部分参数设为3.556mm×7.112mm×5mm,内置负载(106)的参数与外接匹配负载(107)的参数相同,内置负载(106)的材料采用MF-1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38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