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传输配线系统的人工智能屏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2364.8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4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钧;蒲亦非;李铧欣;潘岭;魏明远;郑强;刘甲春;李忠梁;秦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秉钧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10/06;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智能 配线架 配线系统 通信传输 工作量 电子标签芯片 屏障 插头插座 电子标签 技术效果 屏障系统 操作面 有效地 智能化 施工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通信传输配线系统的人工智能屏障系统和人工智能原理。为了杜绝在没有或不遵照派工单操作配线架,目前在每一对插头插座安装一个电子标签芯片,施工和维护工作量大。本发明定义一个处于配线架操作面外面的空间作为屏障,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判断是否按照派工单进行操作,有效地杜绝配线架的无派工单操作,判断操作细节,技术效果与装备现有电子标签板的配线架智能化方案相当,安装工作量大大减少。
技术领域
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子技术。
背景技术
通信传输配线是借助于配线架完成的。配线架是介于线缆与设备之间的关口性质的重要设备。但传统的配线架没有监测能力.于是:任何人可以没有操作配线架的派工单的情况下去操作配线架,撤销和建立连接;操作以后不将新建立的连接或撤销的已有连接登录到数据库。通信企业运行经过多年以后,配线系统的实际连接情况与企业保有的资料相差越来越远。如此,企业无法精准地对通信传输资源进行管理,而大量不明走向的传输资源被闲置。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通信传输配线系统的智能化的精准的管理的技术措施在于配线设施的智能化。其核心理念是:保证配线架的操作是在有派工单的前提下进行;发现无派工单和不按照派工单要求的操作的采取技术措施及时发现、立即纠正造成的数据库与实际连接的不符。所以杜绝无工单操作即可维护传输资源数据库与实际网络的一致性。
目前的技术措施是在每一个插头插座附加一个电子标签芯片。由于引起电子芯片的断连、错连,没有派工单的操作和不按照派工单要求的操作会被系统及时发现。
在每一个插头插座加标签,要在每一个插头插座去手工安装,工作量很大;在正在开通业务的每一个插头插座去操作,不慎断连的风险比较大。这些问题制约了配线设施智能化的进程,使得智能配线技术提出多年仍然推广不力。
是否具有派工单,是否按照派工单的要求进行操作,也可以借助摄像头而探知。采用摄像头的无间歇监视和摄得数据智能分析,形成智能化屏障,达到了与每一个插头插座加标签的效果。配线系统在初始施工时系统内的每一个连接都是与数据库的记录完全符合的,而竣工以后采用摄像头的监视而杜绝了无工单操作,那么数据库总是与实际连接完全相符的。
使用摄像头,可以在机架的低风险部位安装摄像头。而一个摄像头可以检测多个配线架(每个配线架包括576个插头插座或更多)。与软件协同形成的智能化的屏障对不遵守管理制度的人造成约束。提供同样效果的管理,智能化的屏障维护和安装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摄得的图形如何处理,如何判断是否有派工单。要对摄得的出现的物体进行分析:可能是对配线架的操作面进行了操作、也可能是两排配线架之间移动的人员或机具。同时还要发现无工单操作人的特征。不论有无工单还要检查操作的部位。为此,需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AI,还需要定义一个在配线架面前的人工智能屏障AI screen。人工智能屏障是在光和电的配线架的面板外面的一个空间。相似于在配线架操作面前面放置一块屏障。这个空间被映射到屏障管理软件,所以从视觉上看并没有放置,而是在软件环境中虚拟的屏障。一切管理工作都借助于软件的训练、学习、运算、存储、数据积累、模式对比等手段而得到判断。借助于学习和数据积累,判断准确度将越来越高,可以判断的项目会越来越多,将进一步拓展成为侵入者识别、操作位置的精确化等技术。
人工智能屏障在组成系统后即构成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平台。平台化的结构可以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屏障组成的系统的智能化。可以不断加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果和各种先进的和适用的算法。采用基于分数阶微分运算的模糊边界澄清算法不提高摄像等硬件的性能要求即达到精准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通信传输配线系统的人工智能屏障,其特征是一种通信传输配线系统的人工智能屏障,用于智能化的通信配线架,是在光或电的配线架的面板外面的一个空间,即通过摄像头摄取配线架面板及其外面的空间获得的图形映射到屏障管理软件且在该软件中划定的对应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秉钧,未经李秉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2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