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长转换部件、发光器件和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6081.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古山忠仁;藤田俊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44 | 分类号: | H01L33/44;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徐飞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转换 部件 发光 器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部件。波长转换部件(10)的特征在于,包括:荧光体层(1),其包括玻璃基体和分散在玻璃基体中的无机荧光体粉末;玻璃层(2),其配置在荧光体层(1)的表面上,折射率为无机荧光体粉末的折射率以下;和微小凹凸层(3),其配置在玻璃层(2)的表面上,折射率为玻璃层(2)的折射率以下。由此,能够提高波长转换部件的出光效率,从而提高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投影仪等的发光器件中使用的波长转换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投影仪的小型化,人们提出了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D(Lazer Diode,激光二极管)等光源和荧光体的发光器件。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投影仪,其使用的发光器件包括发射紫外光的光源和将来自光源的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的波长转换部件(荧光体层)。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波长转换部件(荧光轮)是通过在环状的可旋转的透明基板之上设置环状的荧光体层而制得的。
为了提高波长转换部件的发光效率,有时会在波长转换部件上设置防反射功能膜。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波长转换部件是使荧光体分散在树脂基体中而形成的,通过在部件表面埋入微小球体而形成凹凸结构,从而赋予其防反射功能。由此,波长转换部件的出光效率(光导出效率)得到提高,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8435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公开的波长转换部件而言,由于荧光体层与微小球体的界面上的光反射的原因,存在无法充分提高出光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出光效率来提高发光效率的波长转换部件。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荧光体层,其包括玻璃基体和分散在玻璃基体中的无机荧光体粉末;玻璃层,其配置在荧光体层的表面上,折射率为无机荧光体粉末的折射率以下;和微小凹凸层,其配置在玻璃层的表面上,折射率为玻璃层的折射率以下。
在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中,荧光体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由玻璃层和微小凹凸层构成的防反射功能层。微小凹凸层对于入射光和出射光均具有角度依赖性较小的防反射功能(即,防反射功能不容易因入射和出射的角度而产生差异)。此处,玻璃层的折射率为无机荧光体粉末的折射率以下,微小凹凸层的折射率为玻璃层的折射率以下。这样,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具有折射率按照荧光体层(无机荧光体粉末)→玻璃层→微小凹凸层的顺序递减的结构,所以能够抑制在各层的界面上的光反射。其结果是,出光效率得到提高,能够提高发光效率。尤其是,在荧光体层中的无机荧光体粉末的含量较大的情况下,无机荧光体粉末容易露出荧光体层的表面,荧光体层表面上的折射率有升高的趋势。从而,该情况下容易获得在荧光体层与微小凹凸层之间设置玻璃层而带来的上述效果。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中,优选微小凹凸层由微小球体构成。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中,优选微小球体的一部分与玻璃层形成为一体。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中,优选微小球体由非晶二氧化硅构成。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中,优选微小球体的平均粒径为0.05~3μm。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中,优选微小凹凸层在玻璃层的表面中所占的面积比为90%以上。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中,优选玻璃层的软化点为500℃以上。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中,优选玻璃层的厚度为0.1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车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螺纹钢筋的扳手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