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1574.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A23F3/12;A23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物 胁迫 提高 红茶 香气 方法 | ||
1.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原料的采摘:选取半开面的红茶茶叶原料,在睛天的午后13-16点之间进行采摘;
S2. 萎凋及水分胁迫:将采回后的茶叶摊放在室内圆筛上进行一定时间的萎凋,使茶叶形成水分胁迫状态;
S3. 损伤胁迫处理:萎凋完成后,使用摇青机对茶叶进行碰青或摇青,使茶叶内部组织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造成水分胁迫,也形成损伤胁迫,碰青或摇青的次数为三次,每次之间间隔一定时间,碰青或摇青后的茶叶进行堆青处理;
S4. 低温冷揉:将步骤S3处理后的茶叶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压力由轻至重加压,不要使茶叶揉出茶汁,将揉捻过程中茶叶的升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延长损伤胁迫过程,如果茶叶升温太快,要下机解块,等茶叶温度下降后再进行揉捻;
S5. 发酵:将步骤S4揉捻后的茶叶充分解块后,放于发酵室内进行发酵;
S6. 烘干、提香:先将步骤S5中发酵完毕的茶叶进行初步烘干,然后摊晾至室温,再用提香机进行二次烘干,最后经摊晾冷却后即为红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摘茶叶原料之前要先进行甄选,选取含有较多糖苷类物质的茶树品种的茶叶原料进行采摘。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甄选后的茶叶原料中糖苷类物质的总量大于300μmol/100 g,其中,樱草糖苷的含量大于200μmol/100 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茶叶在室内圆筛上的摊放厚度为5-10cm,采用空调控制室温为18-20℃,湿度为75-80%,萎凋时间为4-8小时,使含水量控制在65-75%之间,使茶叶形成水分胁迫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每次碰青或摇青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小时,堆青处理时的堆青厚度为30—40cm,堆青处理时间为1.5-2小时,环境温度为22℃,湿度控制在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采用将萎凋好的茶叶用手轻轻捧起,让茶叶在两手间作上下摩擦运动来代替使用摇青机对茶叶进行碰青或摇青,使茶叶内部组织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造成水分胁迫,也形成损伤胁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揉捻时间为45-60min,揉捻过程中茶叶的温度控制在25-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发酵室内的湿度为75%,温度为20-22℃,发酵时间为4-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生物胁迫提高红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初步烘干的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烘干时间为2-3小时,烘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8%-12%,二次烘干的烘干温度为100-105℃,烘至茶叶足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15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脂用金花茶固体饮料
- 下一篇:花卉普洱熟茶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