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装置和设置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70110.4 | 申请日: | 201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2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良隆;常盤祐二;后藤克司;大竹良范;安藤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N2/70 | 分类号: | B60N2/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严小艳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设置 车辆 座椅 | ||
一种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包括:主轴构件,轴部分插入并穿过该主轴构件,主轴构件能够沿着轴部分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螺旋弹簧,第一螺旋弹簧设置在主轴构件与轴部分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部分之间,轴部分的该一个端部部分插入并穿过第一螺旋弹簧,并且第一螺旋弹簧将主轴构件朝向轴部分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部分所在的一侧推压;以及第二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设置在轴部分的上述另一端部部分与主轴构件之间,轴部分的上述另一端部部分插入并穿过第二螺旋弹簧,并且第二螺旋弹簧将主轴构件朝向轴部分的上述一个端部部分所在的一侧推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JP-A)No.2004-116654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动力阻尼器(减振装置)设置在车辆座椅处。动力阻尼器由多个阻尼块构成,相邻的阻尼块通过橡胶构件彼此连接,并且使得阻尼块能够经由橡胶构件摇动。
汽车行驶期间和空转期间的振动可以通过将车辆座椅固定至车身底板部分的车身连接部分(座椅支架)传递到车辆座椅。
因此,车辆座椅振动。然而,当动力阻尼器设置在车辆座椅处时,阻尼块在车辆座椅振动时摇动,结果车辆座椅的振动受到抑制。
在这种传统技术中,由于动力阻尼器由多个阻尼块构成并且相邻的阻尼块通过橡胶构件彼此连接,所以当各个阻尼块在振动期间摇动时的自由度较高。因此,难以设定动力阻尼器的固有振动频率。因此,不能令人满意地提供车辆座椅中的减振效果。
此外,由于在该动力阻尼器中使用橡胶构件,所以阻尼块在振动期间的行程较小并且减振量可能不大。可以考虑增加阻尼块的质量以增加减振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阻尼块变大,并且与阻尼块变大的量相对应地,变得难以在车辆座椅中预留用于放置配备有动力块的动力阻尼器的空间。此外,如果阻尼块的质量增加,则存在减振效果可能随着橡胶构件的劣化而下降的担忧。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制造得紧凑并且重量轻的减振装置以及一种设置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座椅。
根据第一方面的减振装置包括:主轴构件,轴部分插入并穿过该主轴构件,该主轴构件能够沿着轴部分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螺旋弹簧,第一螺旋弹簧设置在主轴构件与轴部分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部分之间,轴部分的该一个端部部分插入并穿过第一螺旋弹簧,并且第一螺旋弹簧将主轴构件朝向轴部分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部分所在的一侧推压;以及第二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设置在轴部分的上述另一端部部分与主轴构件之间,轴部分的上述另一端部部分插入并穿过第二螺旋弹簧,并且第二螺旋弹簧将主轴构件朝向轴部分的上述一个端部部分所在的一侧推压。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减振装置中,轴部分插入并穿过主轴构件,并且主轴构件能够沿轴部分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螺旋弹簧设置在主轴构件与轴部分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部分之间,并且轴部分的该一个端部部分插入并穿过第一螺旋弹簧。主轴构件被第一螺旋弹簧朝向轴部分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部分所在的一侧推压。第二螺旋弹簧设置在轴部分的该另一端部部分与主轴构件之间,并且轴部分的该另一端部部分插入并穿过第二螺旋弹簧。主轴构件被第二螺旋弹簧朝向轴部分的上述一个端部部分所在的一侧推压。
在本发明中,主轴构件被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沿轴部分的长度方向推压。因此,当主轴构件通过由于振动构件引起的振动而朝向轴部分的上述一个端部部分所在的一侧移动时,第一螺旋弹簧压缩并且第二螺旋弹簧延伸,并且当主轴构件朝向轴部分的上述另一端部部分所在的一侧移动时,第一螺旋弹簧延伸并且第二螺旋弹簧压缩。
因此,当主轴构件移动时,弹性能(推压力)储存在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中,并且主轴构件通过来自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的推压力沿着轴部分的长度方向往复地移动。即,由振动构件的振动引起的振动能量转化为主轴构件移动的动能。因此,振动能量被吸收并且振动构件的振动受到抑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加热装置
- 下一篇:使用触摸屏界面的定制按摩程序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