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补胎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5849.8 | 申请日: | 201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文仁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希顺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07/02 | 分类号: | C09J107/02;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补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粘合剂,尤其涉及一种补胎液。
背景技术
传统的补胎,车辆要静止,拆下车轮,有内胎的要扒出内胎,非常麻烦,浪费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自有补胎液以来,当轮胎被扎破漏气后,只要将补胎液连接到轮胎上面,按下补胎液的阀门,会自动往轮胎里加压缩空气,同时也会注入补胎液。待轮胎的胎压正常后,开动汽车就能再次在路上行驶。一般来说,往轮胎加入一次补胎液之后,只要轮胎里的液体没有挥发泄露,即使以后轮胎再次被扎破,也不用补胎。轮胎内的补胎液会在压力作用下,自行补好轮胎上的漏洞。市面上各种产品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有的是充气灌补胎液,其成份只能使泄气的轮胎暂时充气,行驶到最近的修理站为止。有的轮胎补胎液会在胎内干枯或遇寒冷天气结冰,非但失去补漏效果,反而会损害轮胎的内壁。有的补胎液用各种天然纤维或石棉纤维和化学物品,这些纤维会在轮胎内逐渐结团,失去补胎效果,且会磨损轮胎内壁,还会使车辆在行驶时颤动。有的采用对轮胎无害的天然橡胶颗粒补强,能和轮胎达到永久的愈合。但是天然橡胶使用时需要在甲苯中浸泡,使其膨胀软化,轮胎在吸收胶粒释放的甲苯后会变脆,容易开裂,况且甲苯是危险品,很容易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补胎存在的各种缺陷,提出了一种自动补胎液,可以在零下40℃的条件下正常工作,达到即时补胎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补胎液,其由下列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组成:
天然橡胶乳液 42-62%;
分散剂 15-20%;
表面活性剂 4-6%;
硅油 4-6%;
防冻剂 14-29%;
所述天然橡胶乳液的固含量为30-60%;
所述的分散剂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氨水;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
所述的防冻剂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乙二醇单丁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补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天然橡胶乳液倒入搅拌器中,在100-3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10-20min;
步骤2:加入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10-20min;
步骤3:加入分散剂、硅油、防冻剂继续搅拌10-30min,密封灌装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自动补胎液,适用于漏气的真空胎,一般胎面被扎孔径6mm是该补胎液的修复极限,可以使用压缩机将补胎液直接通过气门芯输入到轮胎内,操作简单,安全、卫生、快速,20分钟补完轮胎。
2、本发明自动补胎液,可以满足零下40℃的范围内的工作要求。
3、本发明自动补胎液中含有补胎用胶乳、防冻液、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等,不含有磷、卤素等对人有害的物质,是一种绝对安全、绿色的补胎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补胎液,其由下列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组成:
天然橡胶乳液 42-62%;
分散剂 15-20%;
表面活性剂 4-6%;
硅油 4-6%;
防冻剂 14-29%。
所述天然橡胶乳液的固含量为30-60%。
所述的分散剂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氨水。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平平加)、脂肪醇。
所述的防冻剂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乙二醇单丁醚。
上述自动补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天然橡胶乳液倒入搅拌器中,在100-3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10-20min;
步骤2:加入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10-20min;
步骤3:加入分散剂、硅油、防冻剂继续搅拌10-30min,密封灌装即可。
制备实施例1
按照重量百分比,取天然橡胶乳液 42%、氨水 18%、十二烷基硫酸钠 5%、硅油6%、丙三醇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希顺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希顺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5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DLC膜的AR玻璃盖板
- 下一篇:镜片以及镜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