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1H‑NMR快速评估小麦胚芽脂质酸败程度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48045.5 申请日: 2017-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7782757A 公开(公告)日: 2018-03-09
发明(设计)人: 刘元法;李波;李进伟;曹培让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4/08 分类号: G01N24/08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211 代理人: 张勇
地址: 21412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nmr 快速 评估 小麦 胚芽 酸败 程度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1H-NMR快速评估小麦胚芽脂质酸败程度的方法,属于粮油品质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小麦主产国之一,小麦主要由胚乳、麸皮和胚芽三部分组成,分别占籽粒干重的81-84%、14-16%和2-3%。小麦胚芽是小麦加工中的副产品,其富集了小麦籽粒大部分的营养物质,被营养学家誉为“天然的营养宝库”。

小麦胚芽油(WGO)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小麦胚芽脂质富含中总不饱和脂肪酸(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可达80%和60%以上。此外,小麦胚芽油还富含多种脂溶性微量活性物质,如生育酚(VE)、植物甾醇及植物多酚等。小麦胚芽油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降血脂、抗氧化、抗疲劳等,因此,小麦胚芽油被誉为极具营养保健功能的珍贵油脂。

然而,目前我国小麦胚芽主要还是作为饲料出售,附加值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胚芽是小麦籽粒中生理活性最强的部分,水分和脂质含量高。然而,当小麦胚芽和小麦籽粒分离后,胚芽脂质在高活力脂肪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中性脂(甘油三酯,TAG)迅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二酯(DAG)、单甘脂(MAG)、游离脂肪酸(FFA)及甘油等一系列产物,导致麦胚脂质酸值迅速上升。而FFA还可以在谷物氧合酶(脂肪氧化酶)的催化下进一步发生脂质氧化反应,裂解成小分子的醛、酮、酸、醇和酯等产物,导致麦胚脂质产生异味,最终失去食用价值。

因此,在小麦胚芽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测定FFA含量、过氧化值、茴香胺值、碘价等指标来评估脂质的酸败程度,这些参数中FFA含量是关键指标,FFA含量过高导致油脂精炼成本过高,从而失去精炼价值。

目前,评价谷物及其副产物酸败FFA含量一般采用滴定法,多采用乙醇、乙醚作为溶剂,碱性蓝或酚酞作为滴定指示剂,以碱溶液中和谷物脂质中存在的FFA,根据滴定消耗的碱液体积和浓度计算出其中的FFA含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油脂中的黄色素的存在导致滴定终点(微红)难以判定,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对测定人员的专业技能熟练度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测定中使用的溶剂乙醇、乙醚均为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其中乙醚属于易制毒试剂,具有神经毒性,同时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建立一种简单、便捷、灵敏度高的新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滴定法已是迫在眉睫。

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在分析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速率快及数据信息量大等优点,目前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油脂中脂肪酸的检测,完全没有对小麦胚芽脂质酸败程度的检测,如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实现精准、准确度高的检测小麦胚芽脂质酸败程度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胚芽脂质酸败程度的快速测定方法,它是以核磁共振(1H-NMR)技术作为检测手段,通过核磁图谱上特征峰面积变化情况计算麦胚脂质中的FFA、单甘脂、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含量,从而评估其酸败程度。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谷物样品粉碎,过筛;

(2)萃取:加入溶剂进行混合,震荡萃取,得到混合液;

(3)浓缩:将混合液离心,倒出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蒸馏水,震荡,静置,分层后,取出下层溶液,用氮气吹干下层溶液得到总脂质;

(4)进样:将步骤(3)得到的总脂质放于核磁管中,对该脂质进行1H谱分析;

(5)计算:根据各特征性化学位移的峰面积计算各脂质组分的相对含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谷物样品为小麦胚芽、小麦麸皮、米糠或玉米胚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过筛为30-120目筛。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的溶剂为含有0.15-0.50%(m:m)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氯仿/甲醇(1-3:1,v/v)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是加入溶剂后,150-250rpm下振荡萃取30-60min,反复萃取3-5次,合并有机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是将混合液3000-6000rpm离心5-20min,倒出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10-40mL蒸馏水,震荡20-60sec,静置,分层后,用滴管吸取下层氯仿层,转移至玻璃试管中,氮气吹干,剩余萃余物即为小麦胚芽中的总脂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8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